中德之間在考古領域的合作
2010年10月31日不久前德國《世界報》的一篇報導說,沒有人知道中國烏魯木齊博物館保存的幾具看似歐洲人的木乃伊究竟是哪裡人? 這些大多於公元前1800到1200年在塔克拉瑪乾沙漠北部被埋葬的人曾被一些具有濃厚民族主義思想的維吾爾人視為先祖。而這些從面貌上,從服飾上看上去頗象歐洲人的木乃伊,當年為什麼要去新疆那個地方,並在那裡生活呢。迄今這仍然是考古界的一個謎。德國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們也在致力於同中國同行一起解開這一謎團。
談到同中國的合作關係,現任德國考古研究所歐亞部副主任的華格納教授介紹說,雙方的合作要追溯到1980年。那時該機構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簽訂了相互交換文字材料,出版物,以及人員交流的協議。現在德國考古研究所的主要合作夥伴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因為這個機構的工作範圍更為廣泛,不僅僅是發掘,還包括保護和展示發掘地以及出土文物。自2000年以後,雙方的合作有了新的發展。之前,雙方主要將研究精力集中在對漢朝的考古研究上。但是自2000年以後擴大到對中國史前史的研究,因此區域轉移到中國北部,西北部,黃河以北的亞洲草原區域。對中國南部考古工作的研究,則由設在波昂的非歐洲文化委員會接管,華格納說,國際間對新疆等地區發掘的木乃伊的研究恰恰說明了跨地區,跨國家之間合作的重要性。
"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水準已經能使我們雙方在同一個水準上展開對話。我們現在是在共同制定和共同推進研究項目的基礎上進行合作。那種單純由一方提供實物,另一方研究的狀況已經屬於歷史。比如現在我們合作研究的課題包括金屬冶煉技術是不是中國的發明,如果不是,那又是怎麼流入中國的。還比如小麥和小米的傳播等等。"
據華格納教授介紹,一年前德國考古研究所在北京設立了一個辦公室,並雇傭了一名學習過考古學的中國人做為辦公室的長期工作人員。她本人則穿梭往返於兩國之間,半年在中國,半年在德國。該辦公室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將中國的考古發現介紹給世界。它組織出版了一個名為"中國考古"的圖書專集。這個專集迄今已經出版了兩冊。華格納強調說,這項工作不單單侷限於翻譯,主要是要通過中國以外專業人員的視角來介紹中國的文化歷史。
"中國的考古文獻都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但遺憾的是基本上都是用中文發表的。如果國外有人想瞭解中國在考古學方面的發展,必須精通中文,而一名學過漢學的人,因為缺乏考古學功底,也無法翻譯這類文獻。"
華格納介紹,德中雙方近10年來在考古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除了雙方在北京豐台和青海進行了考古挖掘而外,更為重要的是,德國還注重為考古領域培養年輕的後備力量。2000年德國考古研究所曾邀請過10名中國年輕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參加在德國用於教學的一項挖掘工作。
"現在我們又有了針對中國的新的獎學金項目。這和我們在北京設立了辦公室是分不開的。從中國來的獎學金生可以在柏林的某所大學中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返回中國。 迄今第一批中國獎學金生已經參加了暑期的學習。 第二批兩名獎學金生也已到來。"
華格納博士是個中國通。1986年她第一次去中國,並在中國山東上過大學。這麼多年來她親眼見證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她稱讚說,中國的考古領域門類齊全,而且有足夠的研究院和人員。最重要的是中國頒布了大型建築工程的文物搶救法。
"比如三峽大壩建設,拉薩鐵路建設都有考古人員配合參與。這就像在德國一樣,所有大型建設項目事前或者在進展過程中必須配合搶救性和研究性的考古挖掘。"
談到德國普通民眾對有關中國文化歷史的興趣她說,從在德國舉辦的各種有關中國藝術史和考古發掘的展覽上就可以看出,人們對中國歷史文化充滿了興趣。有關中國新疆保存了一些有數千年歷史的木乃伊的報導,以及關於這些木乃伊的服飾和皮革製品到底反映了哪個地區文化的討論,更是在德國民眾中喚起了對中國文化和對考古學的極大興趣。
作者: 韓明芳
責編: 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