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油氣管道工程開工
2010年6月14日經過六年的談判,中緬油氣輸送管道正式動工。管道總體上是石油、天然氣雙線並行。從緬甸西海岸城市皎漂起,經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由撣邦進入中國的瑞麗,再延伸至昆明。全長約1100公里。去年11月,中國方面已經開始在緬甸西海岸皎漂市建設原油碼頭。工程竣工後,中東及東非的石油可以從這裡通過管道輸往中國,緬甸在西海岸的天然氣也可通過天然氣管道直接輸往中國,而不必經海路繞道馬六甲海峽。
緬甸軍方可因此在未來30年內每年獲得10億美元收入。鑑於緬甸北部地區安全局勢的複雜,緬甸軍政府抽調國防軍,專門保護輸油管道的安全。管道沿線的居民被強制搬遷。緬甸流亡組織負責人王昂擔心在管道修建期間會出現侵犯人權的現象:「現在已經有國防軍的44個營被派去保證施工的安全。我們估計將有更多的士兵被派去執行這一任務。許多農民被強迫放棄土地,遷往它處。他們甚至沒有得到任何賠償。」
一位來自阿拉汗的農民在接受緬甸流亡電視台「緬甸民主之聲」的採訪時稱:「政府沒收了我們所有的土地。他們來了以後就在我們的土地上面劃出施工線。我們沒有任何反抗的可能。沒有土地我們怎麼活?都得餓死!」
油氣管道建成後,緬甸每年能為中國提供1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而政府將由此獲得的資金大部分用作軍費開支,老百姓則不能從中獲得實利。緬甸少數民族撣族主要居住在與中國接壤的撣邦地區,擁有自己的軍隊。目前撣族人已經行動起來,保衛自己的利益。撣族將軍姚喬克表示:
「我們不能輕易讓政府實施他們的計劃。我們必須統一思想和行動,保衛自己的家園。」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撣邦地區不斷發生小型戰鬥。隨著油氣管道的修建,軍事衝突會加劇。流亡維權組織負責人王昂表示:「當2007年中國投資者來此為修建油氣管道做準備工作時,這裡的很多人反對這一項目,並舉行了抗議活動。前幾年,民族地方武裝與緬甸軍方多次發生衝突。這表明緬甸老百姓對緬甸軍政府很不滿意。這種衝突隨時可能再次發生。」
2007年11月,緬甸僧侶組織了大型示威活動,抗議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等問題。緬甸是一個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在緬甸政府大量出口能源的同時,緬甸許多地區卻還沒有通上電。90%的緬甸人還在用蠟燭和油燈照明,用柴火煮飯。既使在大城市,停電也是家常便飯。
對中國來說,這一油氣管道具有相當大的戰略意義。本月初,中國總理溫家寶親自前往緬甸,與緬甸軍政府首腦丹瑞大將共同簽署了中緬油氣管道工程合同。儘管中國是緬甸的盟友,並利用其在安理會的否決權多次阻撓通過制裁緬甸的提案,但中國政府首腦並不經常訪問緬甸。溫家寶是16年來首次訪問緬甸的中國總理。
記者:Bernd Musch-Borowska/王雪丁
責編: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