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刺激消費與刺激生產 - 中美疫情的不同對策

2020年12月4日

2020年臨近年底,折騰了一年的新冠病毒迎來疫苗的好消息,似乎是即將收尾。在此回顧一下各國的應對措施,尤其是宏觀經濟對策,頗有意思。

https://p.dw.com/p/3mAQc
Asien Container-Schiff Handel Wirtschaft
沈凌認為,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首先表現在生產領域,而美國的政策主要是對消費的補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c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作為首先遭遇新冠疫情的經濟體,在今年一季度GDP下滑嚴重,一直增長了三十多年的實際GDP下降了6.8%。不過相較於後來居上的美國,這個降幅是小巫見大巫。美國二季度的GDP降幅是9.5%!之後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都推出了經濟刺激政策,經濟也都見底回暖。今年底,中國經濟規模(以GDP論)很有可能超過美國的70%。不過,兩個經濟體的經濟政策各有側重。

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首先表現在生產領域。從三月份開始,復工復產成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記得當時我還在這裡點評了浙江特地開通的從貴陽到杭州的「復工專列」。這些政策無論有何瑕疵,最後證明都有效地刺激了生產的恢復。二季度開始GDP增速由負轉正,而且逐步向好。11月份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世界疫情下的中國雙11購物節

而中國政府對消費的刺激相對溫和。在二季度曾經有不少地方政府推出過消費券之類的小規模刺激政策,但是都沒有大規模的直接發放現金補貼。對此,我也有過評論。因為中國老百姓的整體儲蓄率較高,一兩個月的收入下降並不會影響大家的消費能力。只要未來的收入預期為正(這和就業情況息息相關),那麼你不需要發放現金老百姓也會增加消費。

相反,美國的政策主要是對消費的補貼,尤其是以現金為主。最典型的是3月下旬通過的規模為2.4兆美元的CAREs法案,主要措施包括向居民發放一次性津貼,額外增加每周600美元的失業補助,以及擴大稅收抵扣。受益於聯邦政府大規模的轉移支付,美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從2月的1.4兆美元大幅升至4月的1.6兆美元。大規模的直接補貼帶動了美國零售快速反彈,4月觸底6月便回正,9月7.1%的增速,甚至超過疫情之前。

但是,因為美國的疫情並沒有明顯消退(看美國每天的新增病例,甚至於連類似德國的第一波和第二波都沒有,一直是指數式的持續增長),所以美國的生產恢復不如消費,這直接導致了美國消費需求的外溢,表現在數據上就是美國對華進口明顯提速,三季度中國出口超出預期,對美國出口是主要因素。例如,7月中國對美出口增速達到12.6%,8、9月中國對美出口增速更是超過20%。

展望後市,兩種短期的刺激政策的持續性,以及對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影響,將會是矚目焦點。畢竟,短期的刺激任務容易完成,尤其是在不惜代價的基礎上。中美兩大經濟體在疫情之前就表現為美國消費中國生產,這個特性成為美國本屆政府一直耿耿於懷試圖扭轉的重要目標。比如美中貿易戰的一個目標就是減少甚至於消除中國對美的巨大貿易順差。但是在疫情衝擊下,美國政府不得不重新回到刺激消費的老路,而中國政府在行動上也表現出極度重視生產的舊模式,以至於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進一步強化。

美國的消費刺激政策,使得美國的財政赤字在疫情衝擊下史無前例地超過了年度GDP,這將成為長遠的經濟負擔。這是刺激消費的重要成本,不可不察。當前全球資本過剩,利率低迷,不少國家的國債甚至於負利率發行。因此,美國政府也發現:即使國債余額暴漲,但是國債的負擔(從需要支付的利息角度看待)反而得以下降。因此,理論上看,在低利率和負利率的情況下,增加國債不失為一個合理辦法。但是長期呢?未來是不是有可能長期保持一個負利率狀況呢?一旦利率上行,那麼目前堆積如山的國債就有可能成為壓垮美國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中國來講,穩定生產鏈的好處慢慢體現了出來。得益於企業經營活動修復,就業基本面穩定,收入預期好轉,8月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轉正,9月反彈至3.3%,比8月提升2.8個百分點,10月份同比增長4.3%,比9月份進一步加快1個百分點。尤其是雙循環口號的提出,反映了當前中國政府對於經濟轉型的不懈追求。即使是在疫情衝擊面前,也沒有重啟房地產市場。而現在疫情衝擊減緩,中國供應鏈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進一步強化。這樣的大好局面下,強調雙循環,力圖打造中國消費引導生產的局面,以及在生產領域緩解技術瓶頸壓力的努力,都是著眼於中長期經濟增長的重要策略。對此,筆者繼續延續過去的觀點,中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

 

沈凌,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