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合作助北京奧運解決水危機
2007年9月13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裡的水立方看起來十分漂亮,公園裡的兩座人工湖景色也十分宜人。然而,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北京目前十分緊缺的資源 —— 水。
北京缺水。一方面,城市人口不斷增加; 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均用水量也在猛增。地下水已經被過度開采。缺水的局面究竟該如何解決?
在日前舉行的柏林國際水資源大會上,德國專家獻出了良策。在大會會場上擺著一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模型。來自柏林工業大學的恩斯特博士向與會者介紹一項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的「奧林匹克公園水循環項目」,「過去二十年,由於過度抽取,北京市地下水水位已經下降了四十米。像奧林匹克公園裡的人工湖,如果完全依靠新鮮的潔淨水填充,將是很大的浪費。湖水蒸發也十分厲害,必須持續蓄水。北京要想實現綠色奧運的目標,就必須對廢水進行處理,對水資源進行循環利用。」
廢水處理需要環保技術,柏林工業大學的廢水去磷技術以及實際應用經驗國際領先。利用這些技術,可以對北京市的廢水進行不同程度的處理。深度處理的水乾淨到可以讓人的身體接觸而不會產生疾病,「我們的項目對水進行三種程度的處理。第一種可供人工湖蓄水使用,第二種可供城市草坪、樹木灌溉使用,而最高程度處理後的水可供家庭作為非飲用水使用,比如用於洗衣服,衞生間用水等。」
這樣一個良好的構想是中德專家合作科研的成果。構想的一部分正在奧林匹克公園的建設中成為現實。中德兩國政府對項目給予了資金支持。對於德國方面來說,參與這樣的科研項目為德國企業進入中國環保市場提供了機會。恩斯特說:「奧林匹克公園這樣的項目會在國際上造成巨大的影響。德國也希望能參與其中,並且展示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而事實上,德國與中國在水資源管理、廢水循環利用方面的科研合作已經有了多年的歷史。例如,北京官廳水庫的水質改善項目,太湖的水質改善項目,德國方面都協同在中國的合作夥伴共同提出了解決的建議方案。來自德國水資源計劃與系統研究中心的卡頓教授介紹了在北京對雨水進行回收利用的科研項目。大規模降雨經常會給城市排水造成困難。人們一般的思路是,如何解決排水問題,盡快排掉這些積水。但卡頓教授說:「我們研究開發的一個項目專門針對城市降雨後的積水。但是,主旨並不是盡快排水,而是如何不浪費這些雨水,盡可能對其進行過濾處理,然後儲存起來以便使用。」
德國對廢水的回收利用率約為40%。在水資源循環利用方面有多年的經驗。也許北京水危機的解決之道,正寓於此。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