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最後一個軍人政權是否搖搖欲墜?
2007年9月27日緬甸就是緬族人國家?
與印度洋相鄰的緬甸在國土面積上幾乎相當於德國的兩倍。德語中把這個東南亞國家稱為Birma,英語中把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稱為Burma。1989年,緬甸軍政府將該國名稱正式更改為Myanmar。Myanmar這個詞原意其實是指該國最大的民族- 緬族。
被軍政府更改後的稱呼並未被所有國家接受。儘管聯合國認可了這一新名稱,許多國家拒絕接受,以表示不承認該國軍政府政權。他們繼續沿用緬甸原來的英文名稱Burma。緬甸反對黨領袖、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被軟禁在家中的翁山蘇姬也表示,支持保留原有的稱號。因為用代表緬族的Myanmar作為國家名稱,不能反映該國的種族多樣性。
目前緬甸400萬人口中超過2/3是緬族。此外,還有許多少數民族,其中最有名的是撣族和克倫族。這些少數民族長期為爭取自己的權利而鬥爭,有時甚至爆發武力衝突。但最近幾年以來,軍政府與大多數少數民族締結了停戰協議。佛教在緬甸廣為傳播,90%的人口是佛教徒。
緬甸的抗爭有傳統
在1948年以前,緬甸一直是英國殖民地。在當時爭取獨立的運動中,僧侶就站在抗爭的最前沿。他們的軍事領袖是翁山蘇姬的父親,他被看作是一位民族英雄。其後的民主時期短暫而充滿混亂。1962年,軍方奪取了政權。此後雖然反抗不斷,但軍政府成功地鞏固了自己的權力。
1988年,緬甸發生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反政府抗議風潮。主要有學生參與的民主運動獲得了僧侶的支持。此次民主運動遭到血腥鎮壓,大約有3000人為此獻出了生命。
民主選舉結果未承認
儘管該國1990年舉行了軍政府統治下的首次民主選舉,但選舉結果並未被軍政府承認。獲得選舉勝利的「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被軟禁於家中。1991年,她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此後,任何反軍政府的活動均受到暴力鎮壓。翁山蘇姬的軟禁期限不斷被延長。許多政治活躍人士流亡海外,在國外組織反政府的活動。
中國說緬甸的最緊密同盟
從國際上來看,軍政權幾乎完全被孤立。由於長期存在的人權問題,歐盟和美國鈞對該國實施了全面的經濟制裁。聯合國安理會也多次討論了有關制裁緬甸的動議,但未獲通過。今年一月的安理會相關討論中,俄羅斯和中國投了反對票。
中國是緬甸軍政府最緊密的聯盟。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緬甸同時與鄰國印度保持著重要的經濟關係。
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緬甸卻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通貨膨脹率高達25%,再加上8月份上調油價,民眾的生活費用爆炸式上漲。僧侶和尼姑同情這些生活在困苦中的民眾而因此走上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