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巴馬訪問亞洲四國

2014年5月1日

歐巴馬的一周亞洲行對美國來說是一趟失望之旅。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Frank Sieren)認為,美國總統的訪問沒能促進經濟合作,反而使軍事問題成為了此行的中心。

https://p.dw.com/p/1Bs4b
Asienreise USA Präsident Barack Obama in Malaysia
圖片來源: MOHD RASFAN/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也該是時候歐巴馬親自動身前往亞洲了。去年10月,因為美國政府關門,歐巴馬取消了原定的亞洲之行,而今年2月國務卿克裡(John Kerry)的訪問可以說是一次在亞洲舞台上毫無作為的亮相。而今,歐巴馬終於親自出馬。本次為期7天的亞洲之行,他先後訪問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四個國家。

中國:你來或不來,我就在這裡

雖然歐巴馬有意把亞洲的權利中心--中國排出在這次訪問行程之外,可是這種繞開幾乎沒起到任何實際作用。按照計劃,他將於今年秋天對中國進行訪問。排除或者是針對中國的美國政策路線在亞洲會越走越窄。這次亞洲行,中國就像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一樣次次籠罩著歐巴馬的高級別會晤。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在亞洲出現了黃金時代以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緣政治局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當時,維護安全的美國軍隊著實受到亞洲盟友的歡迎。如今,經濟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要比美國海軍的戰艦更為重要。像馬來西亞或者是菲律賓這樣的國家,如果要在二者之間選擇,即:通過美國軍隊保障安全或者是通過和中國簽署合同促進經濟繁榮,他們通常會選擇後者。而這種發展趨勢也越來越普遍。很簡單,可靠的貿易夥伴現在要比美國軍事盟友更有價值。

歐巴馬在東京重申了美國軍隊同盟的忠誠度。不過越來越多的日本政客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涉及到和中國的矛盾,美國是否會做到並肩作戰呢?

在日本的訪問會讓歐巴馬想起自己大學畢業後在芝加哥做公益活動的那段歲月。而今他作為一個國際社工穿梭在各國之間。可是卻總是換回這樣的質疑:他知道什麼,瞭解我們的情況嗎。就連在菲律賓的停留也以差強人意的妥協而告終。雖然雙方達成美國增強在菲律賓軍事存在的共識,不過這位美國總統之前計劃在菲律賓建立新美國軍事基地的希望卻落了空。

在韓國的訪問中,韓方總統朴槿惠第三次敦促美國,要求其向韓國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有關協議原本將在2015年到期。然而,就如何在和平時代與北韓接觸的問題上,韓國和美國並沒有達成一致。在韓朝問題上,首爾更願意選擇通過雙方接近的方式促進改變。而今,朝鮮半島上有些緊張的氣氛大概只有美國會感到一絲竊喜:這樣一來,就沒有人懷疑美國軍隊的合理性了。

Global Media Forum GMF Foto Frank Sieren
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

《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現在,人們不能把軍事存在簡單地與政治影響力劃上等號。經濟槓桿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過,美國和亞洲的自由貿易協議定--《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現在也停滯不前。這項文件遭到了日本農民的強烈反對,他們不希望本國的鐵板燒上烤著美國的牛肉。而韓國根本沒有加入這項協議定的打算。這種局勢讓歐巴馬十分失望,因為隨著這份協議的簽署,七個亞洲國家和美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區可以讓其完成對亞洲從軍事影響轉到經濟影響的轉變。可是事實擺在面前,歐巴馬除了強調軍事別無他路。

幾乎沒人真的擔心在不久的將來會發生軍事衝突。因為就算看不到危機結束的跡象,也沒有人希望動用武力來解決矛盾。雖然有著種種問題的存在,不過重點關鍵還是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特別對於東京來說,中國不僅僅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生產基地。這是人們無論如何都不想失去的。之前因為美國發展出的繁榮,現在要靠中國。

美國和亞洲--從現在的形式來看,二者的關係已經超越了極限。多極世界秩序的政治重力轉變成為與美國對立的狀態。而這種重力之大,就連歐巴馬,這個目前世界上權力最大的人也無力逆轉局勢。

作者簡介: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是德國之聲的專欄作者,已經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編譯:文木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