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12月對外貿易數據超預期
2016年1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高級亞洲經濟師丹尼爾‧馬丁(Daniel Martin)就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表示,"貿易數據證明了我們的觀點,也就是儘管中國金融市場發生動蕩,中國經濟最近幾個月並未出現惡化。"
路透社在報導中寫道,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12月出口同比下滑1.4%,遠遠低於路透社先前調查得出的下滑8%的預期數據,也優於11月6.8%的降幅。
分析家指出,在海外需求疲軟的背景下,中國的出口數據也遠遠好於台灣和韓國。
中國12月的進口額同比下滑7.6%,連續第14個月下跌,但也好於下滑11.5%的預期以及11月8.7%的跌幅。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因工廠在全球能源資源價格持續下降的背景下儲備原油、鐵礦等生產資料。據統計,中國的原油進口12月創下新紀錄,銅礦進口也達到歷史第二高。
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中國去年12月貿易順差為60.09兆美元,超過經濟學家53兆美元的預期以及去年11月的54.1兆美元。
凱投宏觀高級經濟師丹尼爾‧馬丁認為,這樣的貿易順差讓中國可以頂住資本外流的局面。
外需低迷,國內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最近數月裡,中國下調了人民幣匯率,以增強出口競爭力。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在本周三(1月13日)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宣佈,2015年中國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9兆元人民幣,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兆元,下降1.8%;進口10.45兆元,下降13.2%;貿易順差3.69兆元,擴大56.7%。他表示,出口下滑主要原因是外需低迷。進口下跌首先是因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此外,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內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一些大宗商品進口量的增速也有所放緩。
黃頌平同時表示,儘管中國的出口值出現了下降,但仍明顯好於全球主要經濟體。歐盟、美國、東協是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但2015年,中國與歐盟、日本雙邊貿易分別下降7.2%和9.9%;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進出口分別下降6.5%和12.1%;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10.6%。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