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德專家解讀中國電動汽車"急剎車"

2011年8月25日

近日中國媒體報導稱,總理溫家寶對中國發展替代燃料車輛的"路線圖"提出疑問,這是否標誌中國開始反思並放慢發展電動車腳步?這一舉動對中國甚至世界電動車市場有何影響?中德汽車專家對此作出分析。

https://p.dw.com/p/12NY2
在第六屆廣州國際車展上的電動車圖片來源: dpa

據《金融時報》周二(8月23日)報導,去年以來,中國汽車生產商在開發電動汽車方面多次受挫,經營指標無法完成,中國政府也不禁開始反思,中國計劃至2020年實現生產5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是否可以實現。被譽為德國汽車教父的杜伊斯堡大學教授杜登霍費爾(Ferdinand Dudenhoeffer)讀到這則消息時表示異常驚訝:"這事我幾個月前從汽車商那裡就略有耳聞,但現在聽到官方的消息還是很驚訝。我想如果中國做出最終決定,全世界的電動車市場都會因此放慢發展腳步。因為中國在此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很多汽車商都是出於中國的原因,或者和中國一起開始生產電動汽車的。"


"彎道超車"戰略不可取

中國如此熱衷汽車電動工業的發展,同濟汽車學院汽車專家王宏雁透露其原因:"因為有人提出"彎道超車"的戰略,中國在汽車發展方面落後發達國家幾十年,如果可以在彎道上抄近路,就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同一水準"。但電動車超速發展並不利於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在這一點上其實幾乎所有中國汽車專家早已達成共識,王宏雁認為從技術上來說"彎道超車"的戰略的確不可行:"因為汽車工業與技術工業的聯繫相當密切。尤其電動汽車是由汽車技術、電子技術等多種技術合並並且改善而得到的新產品。我們的汽車工業這些基礎技術欠發達,尤其是一些新技術,比如電池和電機,我們包括全世界到現在還沒有進入可以突破的階段,所以基礎和準備工作做好之前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可靠性是值得懷疑的。"

Automobilmesse in China / chinesiches elektroauto
車展上的比亞迪電動車圖片來源: dpa

比亞迪稱霸世界夢想破滅?

雖然專家否定了"彎道超車"的理論,但今年三月,中國最知名的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駐日內瓦的經理林保羅 (Paul Lin)仍然信心滿滿地對媒體說:"到2025年,我們將成為世界汽車行業的第一名。" 而得到美國億萬富翁投資者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支持的比亞迪,卻一再推遲其電動車的商業化和出口計劃。中國媒體周三(8月24日)報導稱比亞迪H股3天大跌26%。一直關注比亞迪發展的杜登霍費爾評價說:"我想比亞迪確實是好高騖遠了,不僅是電動汽車,我們看到其普通汽車的銷售量也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我想中國人終於發現要想在此行業取得成功還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在我看來,比亞迪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最大輸家。吉利,長城、上汽、中國一汽是贏家。作為新手的比亞迪總想單槍匹馬發展,結果一敗塗地。"

至於比亞迪明知難而進的信心和勇氣從何而來?王宏雁告訴記者:"因為中國的政策,為了鼓勵電動汽車發展他們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比方說,新廠需要擴大規模和新建土地需要向國家申請土地時,國家有一條政策,如果生產電動車達到汽車生產總量的5%到10%,才會給你批地。為了要地所以只好承諾生產電動車。還有拿國家的補貼,生產一輛電動汽車,國家會給生產廠家10到12萬的補貼。"

現在中國總理會有此番反思,在杜登霍費爾看來是因為中國政府也發現比亞迪根本無法完成急於求成的計劃,而且中國也不想看到更多關於中國汽車製造商的負面新聞和違約行為。

電動汽車市場將縮水

同濟汽車學院和奧迪合作研發電動車技術。王宏雁確信溫家寶的講話並不會影響國家對電動車技術發展的投入,因為科研永遠走在市場的前面,而它對產業方面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有關計劃、目標、補貼政策都應該會作相應調整。而對世界電動汽車市場的影響杜登霍費爾分析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政府曾計劃首先在像上海,廣州,北京等大城市大力推廣電動車,而這些城市對所有汽車生產商來說都屬於全世界最重要的銷售市場,所以他們在電動汽車工業加大投資力度。現在中國政府的要改變計劃,會使電動汽車市場縮水。他繼續解釋道:"減緩速度的意思就是很多項目不用再爭分奪秒地完成。這次對整個電動汽車業的一次剎車應該會讓雷諾和日產等汽車製造商最頭疼,因為他們在這個市場投資巨大。對德國汽車來說,所有在電動汽車以及其電池技術領域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的企業,像戴姆勒,寶馬,歐寶等汽車集團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牽連。大眾投資得比較晚,所以反而是這一決定的受益者。"


王宏雁預測電動汽車今後五年之內仍無法走向市場,因為如今的技術都是在高成本下運作:首先,技術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銷量取決於消費者的接受能力。現在很多中國人是家裡第一代買車的人,外型和價位是選車的重要條件。對汽車認識不足的老百姓很難因為要解決國家能源飢荒問題而積極響應購買高價電動車的號召。其次,政府提供補貼可以降低售價,但維修技術至今無法跟進。相關的充電問題也沒有任何具體解決方案。另外,電動車可以解決油荒問題,但是很多夏天都要拉閘限電的城市如何供給電動車所需能量呢?電動車匆忙上馬還將導致人們對其造成偏見,不利於長遠推廣。王宏雁列舉了電動車推向市場過程中遇到的重重問題,所以她認為中國政府的現在要放緩其發展速度是明智之舉。

Auto China 2010 Volkswagen Lavida e Flash
大眾的電動車圖片來源: UnitedPictures


未來發展方向中德專家不謀而合

如何節約能源,降低排放,中德專家在電動車的發展模式上達成一致。王宏雁介紹:"我們國家有人一直認為國外船大不好調頭,人家的汽車工業是因為太龐大了,所以現在要把他們的汽車工業革命轉成電動車,他們不願意。但我接觸下來會發現他們其實並不是不肯發展電動車,而是很穩步地向前走,他們認為現在就將電動車投放市場有點為時過早。國外並沒有放棄純電動車發展,而是他們將精力集中偏重在內燃機的改造上,純電動車的發展需要借鑑內燃機的技術,使它少走彎路。"

把重點轉向傳統汽車以及混合動力車是目前最理想的發展模式,杜登霍費爾對此觀點也表示贊同。至於和中國合作研發生產電動汽車的德國汽車商,他建議靜觀其變,最佳戰略就是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好能力之內的事:"我只知道戴姆勒和比亞迪有宣佈一起合作,之後就沒有下文了。其他的汽車製造商也是如此。我覺得除電動汽車以外的其他合作項目對中國汽車商來說重要的多,比如吉利收購了沃爾沃,上汽和大眾及通用的合作。比起一夜之間用中國的電動汽車改變世界的夢想,這些合作會給中國的工業化帶來更多的好處。"

中國政府準備改變計劃雖然為時不晚,但杜登霍費爾卻另有擔憂:"可惜的是,中國只表示要改變原有的計劃,卻沒有提出具體的改變措施。光承認計劃無法完成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作者:安靜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