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外比較不「卷」?中國家庭的澳洲「插班」體驗

杜宗熹
2023年11月24日

在教育、職場環境「內卷」嚴重的情況下,許多中國家長開始思考讓孩子在國外讀書。而澳洲為何成為中國中、小學生「插班」的熱門地點?

https://p.dw.com/p/4ZOB3
中國壓力龐大的升學體系,讓一些家長開始思考,是否有其他可能的學習道路。圖為2023年6月7日北京的兩位志工在為考生加油(資料照)
中國壓力龐大的升學體系,讓一些家長開始思考,是否有其他可能的學習道路。圖為2023年6月7日北京的兩位志工在為考生加油(資料照)圖片來源: 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內卷」嚴重的教育體系中,許多家長面臨龐大的焦慮,必須思考是否要將小孩送往國外讀書、甚至是舉家移民。而澳洲獨特的「微留學」制度,給予了中國家長和孩子一種獨特、可到公立學校「插班」的機會,也讓參與過的中國家長開始思考,是該安排孩子留學,還是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繼續「內卷」。

對此,DW訪問了三位曾讓孩子來澳洲進行「微留學」的家長、一位教育業者,以及一位自己也有女兒的中國社會學者,讓他們談談來海外的教育經驗,是否改變了中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人生安排。

親身體驗西方教育

有英國和台灣留學經驗、育有一女的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可告訴DW,上海的情況是:很多家長在上小學之前,就決定了小孩將來要走中國的升學體制,還是要走國際學校的體系,以便小孩以後可以在國外直接就讀高中和大學。

但在內卷嚴重的情況下,張可指出,中國中產家長面臨教育投資所獲得的未來收益「越來越低」。特別是許多家長可能耗費了很大精力,讓小孩讀到中國優秀的大學,但結果還是要面對大量的競爭者。在這種情況下,張可解讀,一些有想法、經濟條件也不錯的的家長,就會思考「我為什麼要讓小孩參加這一套?」

來自湖北省的張女士,先前聽女兒班上的其他家長提及,可以利用中國的暑假期間,讓自己的兩個女兒到澳洲的公立學校「插班」,很是心動。於是今年7月、8月,她安排了自己2個女兒——分別只有10歲和8歲,直接到澳洲的班上學習,感受到東西方教育的不同。

2022年上海市徐匯區的一個幼兒園(資料照)
2022年上海市徐匯區的一個幼兒園(資料照)圖片來源: Ding Ti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從事建築行業的她向DW表示,先前曾考慮今年暑假把孩子送到美國或歐洲的夏令營,但發現這樣只是將中國的學生送到國外的學校待一段時間,而沒有辦法和本地學生一起上課,「我覺這種方式不太好」。後來她瞭解澳洲的學制和中國不一樣,來澳洲「插班」是直接和本地的學生一同學習,「對孩子來說,接觸到不一樣的學習方式,然後看到別人的生活」。

2020年初帶著10歲女兒來墨爾本短期就讀、在廣東從事家電產業的蔡女士告訴DW,感覺澳洲的學校課業負擔不重,有很多自由的時間發展自身興趣愛好,而選擇讓孩子來澳洲體驗,主要是因為「世界這麼大,想讓她去看看」。

東西教育文化差異大

孩子原先在上海就是就讀於國際學校的全職媽媽姜女士告訴DW,2020年初時到澳洲時,一開始是全家來旅遊,但後來因為中國疫情嚴重,就想在澳洲多待一些時間,於是趕緊給孩子安排了一所澳洲的學校「插班」。

她對兩地教育體系差異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中國即便是讀國際學校,中澳兩國學生的戶外活動時間長短差異很大,「在澳洲小朋友特別開心」,因為可能半天的時候都在戶外玩,但在中國也許每週只有1個小時。可是在學術上,「就是在知識學術上面」,她認為澳洲的公立學校遠遠沒有中國的國際學校嚴格。

張女士也同意澳洲的學校在學習方法上,會比中國國內學校的難度低,但澳洲這邊願意給孩子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探索知識框架和背景,「孩子感受到的壓力會小一點」。

張女士說,中澳教育的共同點是學校和家庭都比較重視孩子,她認為,兩地的學校和老師都在盡力為孩子提供更安全、更具有探索性的環境,但「澳洲的老師很包容、很鼓勵」,自己的兩個女兒在澳洲學習,感到十分的溫暖。

張女士說,「我們和孩子一討論過中外老師、同學之間教育方式的區別,和產生區別的原因」。而來過澳洲以後,「孩子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並理解,中國老師為什麼要求高,而且嚴格的原因」。而澳洲學習經驗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看到了不同的世界,瞭解同齡人有逼樣的生活方式,「她們也會思考產生這些不同的原因」。

澳洲的高等教育一直備受中國家長親睞,現在到澳洲的中小學留學也成為新趨勢,圖為2019年的墨爾本大學校園(資料照)
澳洲的高等教育一直備受中國家長親睞,現在到澳洲的中小學留學也成為新趨勢,圖為2019年的墨爾本大學校園(資料照)圖片來源: Fabio Mazzarella/Sintesi/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什麼是「微留學」?

由於澳洲聯邦政府允許各州政府,開辦針對外國「小留學生」的短期學習計畫。而這些外國小留學生和家長,可以持觀光或學生簽證入境,在各州的公立學校從事不超過3個月的學習計畫,門檻相當低,因此成為不少中國家長的新選擇。

由於澳洲與北半球國家四季相反,亞洲國家的寒、暑假期間,例如7至8月,以及1月中至2月底,在澳洲正好是正常上課的學期中間。而這樣的「時間差」,也成為了一種新的留學商機。

澳洲人口最多的新南威爾斯州(簡稱新州,首府雪梨)政府,就推出了「臨時居民計劃」,讓最小至幼兒園年紀、最大至高中階段的外國學生,可以與父母一同持短期簽證,到該州的公立學校進行不超過13週的學習。

而澳洲人口第二多的維多利亞州(簡稱維州,首府墨爾本)政府,則允許外國的短期「小留學生」在該州學習8至10週,這正好滿足了中國家長的需求。

居住在澳洲墨爾本的伍女士,本身從事親子留學策劃工作,育有兩個孩子。她告訴DW,澳洲和紐西蘭這種公立學校的「插班」留學制度,從2015年底左右就開始試行。不過當時由於資訊沒有那麼發達,很多早期的小留學生,都是家長透過朋友在紐澳本地申請。

如今,新州和維州政府都已有非常清楚和透明的網站,可以提供線上申請和相關服務。伍小姐指出,現在中國家長比較需要的,是瞭解澳洲個別區域和學校的特色,「這些就還是需要比較瞭解情況的人去幫忙」。而以她個人曾經辦理過的數十起案例來看,小學生來澳洲「插班」的還是比較多,因為中國的中學生較忙。

費用不貴成優勢

根據官方規定顯示,如果在新州進行為期12週的學習,學費大約是4000至5000澳元(約人民幣1.8萬元至2.4萬元)左右。而若是在維州進行8到10週的學習,學費約為2600至5000澳元(約人民幣1.2萬元至2.4萬元)左右。

由於澳洲費用透明、不算特別昂貴,雖然家長仍需負擔報名費、註冊費、轉學費等相關雜費,但在澳洲公立學校短期就讀的花費,與中國暑期的遊學團、國際學校夏令營等活動差距不大,因此對中國家長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吸引力。

2020年5月,一群雪梨的小學生正在前往學校上學(資料照)
2020年5月,一群雪梨的小學生正在前往學校上學(資料照)圖片來源: 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澳洲媒體SBS即披露政府數據指出,至2023年8月底為止,今年共有138名持短期簽證的國際學生通過「臨時居民計劃」在新州公立學校就讀,比2019年的106名成長約三成,其中前三名的來源國分別為中國(40人)、菲律賓(14人)和印度(9人)。

而在維州的部分,臨時國際學生的數量則是更多。至8月底止,今年共有728名短期插班生在維州的公立學校就讀,排名前三的來源分別是中國、印度和越南。

伍女士向DW指出,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家長,現在也會希望利用北半球的暑假期間至澳洲插班,包含韓國、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因為這個短期插班,它是面向全世界的」,只是亞洲家長剛好有這個需求、時間能跟澳洲的學期對得上。

她解讀,中國比較有經濟實力的家庭,已不滿足於寒暑假只是帶小孩出國觀光,而是希望有「更深入的體驗」。有些中國較富裕的家庭,甚至會考慮給小孩全球性的體驗,例如讓小孩一年暑假去英國、一年暑假去美國、再下一個暑假到澳洲、或紐西蘭上暑期課程。特別是2023年初中國解除出境限制後,「大家都是到處跑的」。

專家:家長期望是「內卷」關鍵

不過張可強調,家長送小孩出國與否,並不是「內不內卷」的關鍵,重點在於家長對於小孩的期待,以及什麼樣的學習對於孩子未來在新市場的競爭中更有幫助。

他說,對很多中國家庭而言,現在送小孩出國讀書,實際上並非是花錢來選擇一條「比較輕鬆」的升學體系。相反地,出國後若中國家長仍期待孩子要考上好大學,實際上可能更為「內卷」,而且家長的金錢和時間投資也更高。

他舉例,小孩出國升學,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了。而對家長而言,留學可能意味著需要陪小孩練網球、打高爾夫球、或是學習其他的才藝,「書本以外的東西,那個成本和家長要花的精力是更大的」,而這個內卷的成本,並不亞在中國升學體系內競爭。

張可說,這中間一個很大的變數是中國家長自己的教育背景,包含父母本身有沒有留學經驗。很多家長可能是從中國的升學體系出來的、特別是讀到好大學的家長,「他們覺得小孩應該按照自己過去的路徑來發展」,而家長自身在海外拿過學位的,則很可能會認為:未必要讓自己的小孩走中國升學體系的路。

2023年6月8日,吉林兩位剛參加完大學考試的中國學生捧著鮮花(資料照)
2023年6月8日,吉林兩位剛參加完大學考試的中國學生捧著鮮花(資料照)圖片來源: AFP

中國家長對澳洲「微留學」的期望

而選擇將孩子送來澳洲進行短期留學的中國家長,普遍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準備醞釀技術移民,或是已經在考慮移民,另一種則是純粹給小孩不同的體驗,而並沒有打算放棄中國的升學體系或相應的機會。

蔡女士告訴DW,未來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出國讀書,主要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以及所擅長的學科,「孩子之前(來澳洲短期插班)留學年齡還小,還不足以影響未來的決定」,而且對澳洲的教育瞭解也還有限。

姜女士告訴DW,自己的孩子讀國際學校,因此將來「肯定會出國」,但目前還沒考慮好,未來要讓孩子去哪個國家讀書。不過是否讓孩子長大後到澳洲留學,「目前沒有考慮」,而移民的部分,「目前也沒有這個想法」。

張女士則對DW說,她會認真考慮讓自己的孩子出國讀書,甚至因為方便孩子出國讀書而跟著移民。「因為我的孩子,特別是妹妹,她不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她希望給二女兒一個稍微寬鬆的學習環境,可以發展課外的興趣。而她的大女兒適應力和探索性強,給她體驗多一個環境,則「可能會她的人生豐富度有幫助」。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