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宣佈了死亡的活得更長
2007年11月29日世界貿易組織首腦拉米估計,關於全世界削減關稅,降低非關稅貿易壁壘的多哈回合談判,今年已經不可能獲得突破了。但他在日內瓦表示,達成一致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要盡可能在明年初做到這一點。
在坎昆,香港,在世貿組織總部所在地日內瓦,部長級會議已經開了6年了。但距離工業國和發展中國家在關稅與非關稅壁壘方面達成一致,距離還很遙遠。發展中國家和門檻國家要求能夠更容易地進入工業國的農業市場,工業國要求發展中國家減少工業品和服務進入的障礙。由於多哈回合正處在危機中,本來兩年一度的部長級會議應該在下個月舉行,但至今並沒有發出邀請函。
幾個月來,已經什麼動靜都沒有了。多哈回合實際上已經成為植物人。但德國總理梅克爾並沒有放棄她的樂觀主義,「德國從一開始就盡一切力量促多哈世界貿易回合成功。現在我仍然認為獲得突破是可能的。但這意味著,所有參與者必須承擔其責任。只有他們都拿出更多大的靈活性,在削減貿易障礙方面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考慮做出妥協,才能做到這一點。」
這裡證明了一個古老的諺語:「宣佈了死亡的活得更長」。在日內瓦湖畔的世界貿易組織總部,佔上風的也不是悲觀主義,而仍然是樂觀主義。因為,一個共識慢慢地滲透著:多哈回合絕不能失敗,因為這一失敗給所有參與者帶來的損失太大了,而如果能夠成功簽約,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門檻國家,還是工業國,都會得到自由貿易的巨大獎勵。世界銀行算下來,削減貿易壁壘可以每年給全世界帶來2000億美元以上的好處。而多哈回合規定的目標,將在此外讓全世界進一步增加1000億美元的財富。目前的焦點正是這筆財富如何分配。
2001年,在多哈回合談判開始時,人們給第三世界國家許下了一個「發展回拿」的諾言,內容是:發展中國家和門檻國家可以從進一步的貿易自由化中得到超出平均比例的好處。而現在這正是這些國家所要求的。他們要求給他們進入歐洲和北美市場提供更大的便利;作為交換條件,工業國要求發展中國家減少讓他們的工業品和服務進入的障礙。兩個新的發展使談判變得更複雜:一個發展是,世貿組織成員國的數量現在增加到了151個,另一個發展是,現在不再僅僅是工業國和發展中國家這兩大陣營對著干,而是,兩大陣營內部也有著極不同的利益。
在工業國方面,歐洲人跟北美人尤其在削減農業補貼方面爭執不下。具體地說:美國要求歐洲讓它的農產品更方便地進入歐洲市場。而第三世界裡面現在也有了廣泛的分歧。西非的棉花出口商們要求美國削減造成貿易扭曲的給棉花農的補貼,阿根廷和烏拉圭要求給他們的牛肉出口商進一步開放歐洲市場,巴西主要希望擴大他們對歐洲和美國的大豆出口,印度要求給他們的紡織品和皮件出口提供方便。中國在世貿組織裡多半保持低調,但卻始終默默地追求著他們的出口利益。
代表歐盟成員國利益的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建議削減歐盟農業關稅50%,削減農業生產補貼70%,但同時要求門檻國家以相應的比例降低工業品進入的貿易欄桿。而第三世界卻不願意這麼干。
曼德爾森說:「我們沒有看到應該看到的成果。儘管我們在這一年裡做出了艱苦的工作,以求在農業領域做到一定的地步,而這是這個回合的關鍵所在,這個地步對發展中國家是公平的,也反映了歐盟的迎合極限。但是我們卻看到,對我們的迎合,對方卻沒有在方便工業品進入方面達到相應地步的意願。沒有這種雙方的相互迎合,就不可能在雙方之間達成談判目的。我不得不說,這一點讓我驚訝。我沒有想到會是這樣。在這麼一個基礎上繼續談判是不可能的。」
世界貿易組織的條文對發展中國家和門檻國家的要求不像對工業國家那麼多那麼高。原因是:貿易政策應該對窮國的經濟發展給予支持。為此,工業國跟世界銀行11月在日內瓦共同拿出了一個一攬子幫助計劃。在這個計劃裡,世界銀行給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的低息出口貸款總額從至今的13億美元提高到了20億美元。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解釋道,這種「貿易資助」的目的是讓第三世界國家能夠重新走上多哈回合的談判桌,「我想,Aid for Trade是有幫助的,因為許多發展中國家認為市場的開放程度不夠大。假如是一個貧窮國家,而沒有貿易資金,那麼,雖然有可以出售的商品,但卻沒有把商品送上市場。我們提供的是一個新的可能性,讓他們能把商品送上路。」
在明年1月底達沃斯工業國和發展中國家貿易部長世界經濟論壇上,世貿組織總裁拉米要拿出一份協議文件。如果這個文件真能夠讓大家對至今爭議的問題達成一致意見,那麼明年春天(即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讓多哈回合圓滿結束。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