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石油時代終結
2012年7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廉價石油的時代已經過去。"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師比羅爾(Fatih Birol)平靜地說。"20年後,全世界每天的耗油量將增加1200萬桶,其中一半的需求來自中國,其餘的來自印度。"
然而,石油的供給量能否滿足需求呢?德國唯一的一位石油地質學家--克勞斯塔爾技術大學教授布蘭丁格(Wolfgang Blendinger)十分確定:不能。"主要的石油產地目前都開始走下坡路。"
絕大部分石油仍產自傳統產地--烏拉爾山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的油田。那裡的石油易開采,易加工。但是,專家認為那裡大部分油田的"石油峰值"已經過去。不過,也有相反的意見。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阿爾-納伊米(Ali Al-Naimi)宣佈,在緊急情況下,沙烏地每天的產油量可以從900萬桶提高至1200萬桶。
德國專家布蘭丁格認為,這種說法是蓄意的欺騙:"那裡的產量已經達到極限。或許那裡還有其它種類的石油儲量,但是沒有煉油廠能夠進行加工。這一事實已經持續十餘年。"
焦油砂與油頁岩
國際能源署也估計,這些油田的產量每年遞減3%。既然如此,如何提高全球的產油量呢?近些年來,有關北極地區以及巴西附近深海海域發現石油的消息,讓世界重新燃起希望。然而專家布蘭丁格清醒地指出:
"它們只能維持全世界一周的石油消耗量,並沒有巨大的儲量。人們必須十分謹慎地分析數字:那些地方究竟發現了什麼?"
在加拿大和美國的焦油砂和油頁岩中的石油儲量要多得多。他們被稱為非常規石油。然而,開采需要耗費大量的水和能源,並且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而且,這只能解一時之急。
"一開始,人們還可以通過這種非常規石油彌補回落的石油供給量。但隨著供給量的直線下滑,一個大問題將出現,因為加拿大焦油砂的日產量無法簡單地從300萬桶提高至600-800萬桶。"
石油不會有一天突然告罄,只會越來越昂貴。布蘭丁格說:"我們未來恐怕要適應使用越來越少的能源這一局面。"
國際能源署經濟學家比羅爾更為明確:"我們必須改變出行的習慣。"
作者:Werner Eckert 編譯:苗子
責編: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