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509 Geheimdienste Kontrolle
2009年5月30日德國聯邦議會監督委員會(PKG)成立於1978年。過去,這一機構對廣大德國民眾來說還很陌生。近一段時間,隨著媒體對有關德國政府是否間接參與美國政府反恐戰爭的若干醜聞的曝光,聯邦議會監督委員會也頻頻出現在媒體報導中。其中一樁醜聞提出的疑問是,在上一屆社民黨-綠黨組成的紅綠聯合政府執政期間,聯邦情報局的工作人員是否同美國合作,並向美國在打擊恐怖分子的戰鬥中提供了幫助?如果事情果真如此,就意味著當年的紅綠政府違背了不參與反恐戰爭的諾言,也表明當時的政府沒有遵守向議會監督委員會及時通報訊息的原則。
聯邦議會監督委員會的成員是來自各政黨的代表。令這些委員極為不滿的一點是,他們對於許多事件的內幕和詳情都是從報紙上瞭解到的。綠黨議員施特羅貝勒在本月25日參加聯邦議院內政委員會聽證會時憤怒地說:「聯邦政府總是在《明鏡周刊》或是《南德意志報》進行曝光的時候,才提供訊息!」
在25日的聽證會上,與會專家一致同意,要加強和改善議會監督委員會對情報部門工作的監督。也有專家對議會監督委員會委員的選舉方式提出批評。比如國家法和行政法專家馬丁‧庫查(Martin Kutscha)認為,在野黨政治家往往更強烈地要求提高情報工作透明度,但是由於監督委員會的委員由議會多數選舉產生,所以有可能造成委員中來自執政黨的成員比例會佔絕大多數。庫查說:「也就是說,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一些'不受歡迎'的議員,就很可能得不到入選監督委員會的資格。所以每個政黨入選監督委員會的人數都應該相等,這樣才能廣泛代表全體大眾的利益。在議員之中不應有'頭等和二等的差別'。」
庫查擔心的這種議員的"等級之分"還沒有在議會監督委員會中出現過。即便在將來,也要按照不成文的規定,由每個政黨派一名代表任議會監督委員會委員。對於這一原則,在野黨自民黨的政治家、現任議會監督委員會主席施塔德勒(Max Stadler)還是充滿信任的。施特德勒在3年前就首先致力於改進議會監督委員會的一些監督措施,並已經初獲成效。通過他的努力,現在聯邦情報局的工作人員如果發現情報工作中存在可疑或是違法的現象,比如竊聽新聞工作者等,可以繞過上司直接向議會監督委員會反映情況。
當然,施塔德勒也知道,這一做法也不乏弊端:「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某個自以為是的情報工作人員可能會向議會議員提供某些所謂的情報訊息。不過,我們還是想做個嘗試,原則當然是區分有價值和沒有價值的訊息。」
即將通過的一項法律補充條款,會使德國議會監督委員會的監督工作更加有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外界要求聯邦政府更及時、更全面提供訊息的壓力在增加。而且如果三分之二的委員贊成,議會監督委員會有權向公眾提供有關事件的訊息。不過,綠黨和左翼黨希望的將情報工作完全透明化還是不太可能。因為德國有法律規定,聯邦政府有權拒絕提供某些事件的詳情。換句話說,議會監督委員會的委員們未來對情報工作瞭解多少,還要看被監督方願意提供多少訊息。
作者:Marcel Fürstenau/謝菲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