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擺脫對台灣晶片依賴 美國能辦到嗎?

2024年4月28日

拜登迫切希望將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引入美國,並願意為此付出高昂代價。美國想利用《晶片與科學法案》,斥資數十億美元吸引製造商。但他們能與台灣競爭嗎?

https://p.dw.com/p/4fDDc
拜登政府希望將先進晶片製造技術本土化,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並減少對亞洲進口的依賴
拜登政府希望將先進晶片製造技術本土化,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並減少對亞洲進口的依賴圖片來源: Patrick Semansky/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漫長的美國總統選戰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一切良好的經濟消息都有利於現任總統拜登的選情。經濟(或至少是選民對當前對經濟的感受)將大幅影響拜登連任的機會。

今年三月份,僱主創造了30多萬工作崗位,失業率為3.8%。與此同時,三月份的通貨膨脹率略高於二月份,而何時會降息誰也說不準。

拜登能確信的一點是半導體晶片的重要性,以及在美國製造這些晶片的重要性。2022 年,政府通過了《晶片與科學法案》,如今正竭盡全力吸引製造商。而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台灣的弱點是美國的優勢

今時今日,從智慧型手機,汽車和衛星到軍事裝備,數據中心和人工智慧,半導體被應用在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雖然半導體晶片是在美國發明,但生產基地大多已轉移到其他地方。目前大多數高端半導體晶片都在台灣製造。只有約 10% 的晶片是美國制,而且都不是最先進的晶片。即便是像Nvidia這樣在美國設計的超級晶片也是在其他地方製造。

如果沒有台灣的半導體生產,世界怎麼辦?

這個系統的一大問題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

紐約州布法羅大學卓越與先進技術中心主任艾倫‧雷(Alan Rae)指出,自然災害、流行病以及禁運和武裝衝突等人為因素都對供應鏈造成影響。

對台灣的依賴尤其令人擔憂。中國聲稱擁有台灣主權,許多人擔心中國可能武力攻台,這將嚴重擾亂世界經濟。此外,台灣最近遭遇了25年來最強烈的地震

擁有數十年經驗的半導體制造專家艾倫‧雷是一位敏銳的行業觀察者。他對德國之聲表示:「台灣在尖端晶片生產方面建立了完整的生態系統,做得非常出色。複製這一點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努力,但這是可以實現的。」

美國推出《CHIPS》法案

為了擺脫對台灣和東南亞的依賴,德國等國正努力吸引晶片製造商。但比起大多數國家,美國對先進晶片製造本土化的決心更大。拜登政府視其為穩固國內就業和克服國家安全漏洞的一種方式。

《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是美國的一項利器。「CHIPS」是「創造有利於半導體生產的激勵機制」的縮寫。該法的一項條款是向商務部提供390億美元聯邦撥款,用於吸引企業在美國建設或擴大半導體生產基地。此外,它還撥款750億美元用於貸款。

美國為何大舉投資晶片行業?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二月份在一次討論會上表示,半導體是 「21 世紀最重要的硬體」,美國必須鞏固其在這一關鍵行業的領導地位。

雷蒙多說,為推動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商務部正利用《晶片與科學法案》的資金進行 針對性投資,「以不懈地追求實現我們的國家安全目標」,並將重點放在研究和製造集群以及2030年前將投入營運的項目上,目的是在這十年內「最大限度發揮我們的影響力」。

發放數十億補助金

現在資金開始流動。第一筆撥款給了格芯(GlobalFoundries)、微芯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和貝宜系統(BAE Systems)。

今年三月,拜登宣佈向總部位於矽谷的英特爾撥款85億美元,協助該公司在四個州設立晶片生產基地。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撥款,同時還附帶110億美元貸款。

四月初,美國又宣佈向台灣的台積電提供66億美元的直接資助和50億美元貸款,以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第三座工廠。台積電計劃為三座工廠投資650 多億美元。第一座工廠將於 2025 年投產。

晶片產業的未來什麼樣?

一周後,美國政府宣佈向韓國三星提供 64 億美元補貼,以擴建現有工廠並在德克薩斯州新建兩座工廠。三星自1996年起就在美國製造晶片,還承諾在該州設立研發機構。預計該公司總投資將超過400億美元。

在大選之年打造晶片產業

緊隨其後的是美國最大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拜登周四(4月25日)訪問紐約時宣佈向美光提供61.4億美元直接資助和75億美元貸款,用於興建兩家晶片廠。

這使美國政府迄今的撥款總額超過330億美元,餘下60多億資金。除了這些直接撥款和貸款外,政府還承諾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減免,以支付大部分建設成本。

建築和製造將創造數萬個高薪就業機會。巨額投資是其中的一環。艾倫‧雷表示,勞動力發展和獲得支持性供應鏈體系都很重要。

創造就業機會和讓製造業回流是拜登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單一行業投資數百億美元——無論其重要性如何——可能不足以吸引足夠的選民。

此外,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漢森(John Mark Hansen)認為,選民的記憶很短暫。但仍有證據表明,「經濟強勁有利於現任總統所屬政黨,經濟不佳則對其不利」。

漢森對德國之聲表示,從經濟情況來看,「選舉結果的最佳指標是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換句話說,扣除通貨膨脹和稅收後,人們能拿回家的實際收入。距離11月大選還有幾個月時間,「拜登的處境並不如外界所想的那樣糟糕「。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