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的陰暗面
2018年8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年中,又到了這一季節了。世上很多地方,出遊者尤其眾多,紛紛前往泰國、地中海或坐游輪出行。
根據全德汽車俱樂部旅遊監測部提供的數據,三分之一的德國人平均每年作兩次至少5天的旅遊;六分之一的人甚至旅遊更多。德國人旅遊日益頻繁,越走越遠。而他們並非唯一的人群。
越來越多的、價錢越來越便宜的航班以及越來越多的人能享受假期,導致旅遊業急劇增長,印度或中國便是這種情況。1995年,全球出境遊人數為5.31億,去年,數量增至13億。
預測:旅遊業化
外來遊客喜歡去那些旅遊勝地,在聲名顯赫的背景前用自拍留下永恆的紀念。但是,對本埠居民而言,早已是煩心之事,比如在威尼斯,每小時都有游輪到港,吐出數千觀光客蜂擁上岸。
馬略卡人也早已厭倦了人滿為患的海灘、缺水、以及來自境外的爛醉客人們。2017年秋,島上居民組織起抗議大規模旅遊的迄今最大示威。
過去幾年裡,尤其是城市游大增。人類地理學家弗賴塔格(Freytag)解釋說,"其結果是,某些城區,一房難求,租金高企",使用結構也相應改變,商業極力迎合遊人的需求。他指出,"這種俗稱的旅遊業化產生了類似於縉紳化的效果,較窮的住民被排擠,相關住區日益同一化"。
典型的巴伐利亞風格?
還在上世紀50年代末,作家恩岑斯貝格爾(Hans Magnus Enzensberger)就曾寫道:"遊人摧毀他找到的東西"。但凡觀光客過多,文化就會墮落為純粹的背景,這一現象, 弗萊塔格也予以了證實,只是有所限制。他說,"某種程度上,原初態當然會失去,不過,它也總與觀者的眼光有關。一個德國人會認為,遊人如織的新天鵝堡宮不過是人為導演出來的景點;眾多遠道而來的觀光客們卻激賞此地,認定她是典型的德國風格,或巴伐利亞風格,因此,尤有原初味"。
以環境為代價
不僅如此,環境也深受其害。旅遊研究者施穆德(Jürgen Schmude)旅遊業要為5%的全球空氣污染負責,並由此推進了氣候轉變。他指出,尤其是越來越頻繁乘坐飛機來回,導致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增加。
這位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教授指出,在旅遊地,遊客們自然也同樣會導致生態破壞,比如,垃圾、過度用水、滑雪,或不講環境保護的潛水,游輪旅遊也絕不是一種有利於環境的觀光方式。
"軟性"旅遊之夢
尚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應對大規模旅遊帶來的後果?施穆德表示,沒有最佳解決之道,但政界和旅遊組織者應該知道,某地的承受界限在哪裡,這樣,就可以嘗試著,加強淡季,或限制住宿數量。
而如果行動手段現在便已有限,則未來會是什麼樣子?2030年,全球遊客數量會比現在再增加一倍。施穆德教授指出,這將是一個大問題,對此,迄今沒人有答案。他表示,儘管還會開發出新的旅遊點,但它們難以應對遊客的增長數量。
雖然有這些警報式預測,人類地理學家弗萊塔格仍反對只負面看待旅遊業。他指出,原因在於,旅遊業將繼續是特定地區的發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環。
他表示,另外,每個旅遊者都可以自覺地、主動地在個人條件下以更有利於環境的方式旅遊,即"軟性旅遊"或"生態旅遊"。怎麼樣,出遊哈爾茨山(Harz),而且,是在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