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飢餓的地方決不會有和平
2001年11月23日廣告
發展政策是賢明政治,團結穩定,人道主義以及自身富裕的需要。
這也是包括本國在內對未來的一項積極投資。因為,如果富裕國家只象貧窮海洋中的小島一樣,那它終究會被貧窮淹沒的。維利-布蘭特在70年代末更準確地表達了這個意思:「有飢餓的地方決不會有和平。誰要是唾棄戰爭,就要設法驅逐貧窮」。
現在社民黨準備結束在發展援助領域內財政不足的現象。1970年,當布蘭特擔任德國總理時,德國就與其它幾個工業大國做出了承擔義務的決定,即將每年國民經濟總收入的0.7%作為促進貧窮國家發展的經費。但這一目標從來就沒有達到過。非但如此,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減少。德國目前能夠達到的數字僅為0.28%。
德國發展部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女士是聯邦內閣成員中對這樣發展政策表示不滿的一員。在9.11事件發生之前,她曾迫使財政部長取消了減少發展援助款項的決定。而現在,她果斷地利用了目前的有利時機,為發展合作政策賦予更重要的意義。她計劃在十年之內逐步達到30年前制定的0.7%的目標。
光有錢是不夠的
但在這裡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即光有錢是不夠的。怎樣使用錢和將錢用在什麼上面也同樣重要。對此,這位女部長也做了準備,即所謂的雙贏戰略。一方面,資金要用在克服絕對貧困上面;而另一方面,共同發展也是全球機制政策的一部分。因為貧困是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萬惡之源。但在這裡,貧困不僅僅是由於缺少財政經費,而剝奪一部分人的生活和政治權利也是造成貧困的原因之一。
在發展合作政策上,從來就不乏贊譽之詞,缺少的只是財政手段。現在的關鍵在於,如何讓聯邦政府具體推行發展合作政策。面對一些反對勢力,這些政策的推行並不會很容易。但發展部長的話即清楚又明智:「誰想要和平的話,就必須促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