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柏林亞太周藝術展:「十元錢漂流記」

2009年10月9日

本周五(10月8日),一個名為"錢的路徑"(The Path of Money)的藝術展示將在柏林世界文化中心向公眾開放。兩名來自德國和瑞士的藝術家在中國伴隨著一張十元人民幣開始了一次旅程,而這次藝術展就是他們在結束這次漫遊之後的成果。德國之聲記者在展覽開幕之前採訪了這兩位藝術家丹尼爾‧阿什萬登(Daniel Aschwanden)和 彼得‧施塔默(Peter Stamer)。

https://p.dw.com/p/K2Jy
藝術家丹尼爾‧阿什萬登(Daniel Aschwanden)與彼得‧施塔默(Peter Stamer)圖片來源: Shitao Li / DW

第五版人民幣的十元錢,也就是目前中國市面流通最為廣泛的一種十元錢的背面圖案是什麼?正確答案是長江三峽。對於普通中國人而言,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未必答得出來。但是兩位來自德國和瑞士的藝術家卻正是從這個答案開始,經歷了一次頗為奇異的旅程。

"這是人民幣,就是人民的錢,我們想接觸那些擁有這些錢的'人民,我們可以用這些錢買多少桃子呢?'……"

說話的是彼得‧施塔默,一個德國自由職業藝術家。今年6月份,他和瑞士人丹尼爾‧阿什萬登一起前往中國,先坐飛機從北京到重慶,然後坐汽車抵達三峽地區,最後徒步找到了一處農戶,從那裡遙望三峽,所看到的正是第五版人民幣十元錢背後的那幅圖案。阿什萬登說道:"我們知道十元人民幣背後的圖案是三峽,我們知道我們要去那裡,但我們根本不知道會遇到誰。規則是,當我們抵達景色最符合十元背面圖案的地方,然後馬上用這十元錢買什麼東西,旅程就從那裡開始了。"

錢的路徑由此鋪開,但誰也不知道這條路會最終去向何方。十元錢從一個人手中轉向另一個人,從農村流往城市,又從城市回到鄉村。這十元錢的使用者之間都毫無關聯,而它的用途也是各式各樣,或者是買蔬菜,或者是買日用品,或者是買一張車票。不同的世界被十元錢聯繫起來,而施塔默和阿什萬登也因此進入了一個又一個普通中國人的世界中,"我們會伴隨著這十元錢,直到它被使用掉。有一次,整個過程只有一個半小時。"

不過,正如每次旅行一樣,這次十元錢之旅也並非一帆風順,阿什萬登回憶道,"有一次,一個人去買香煙,找錢時拿到了這十元錢。後來我們跟著他,他就有點生氣了。他說,不行不行,他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來參加這個游戲。他要去稅務局,因此已經非常不耐煩。我們於是努力向他解釋說,如果他覺得受到打擾的話,那可以乾脆買點什麼別的東西。他就又去了另一家煙店,又買了一包煙。不過,即使這樣,從某種角度而言,他也還是參與其中了。"

Asien Pazifik Woche 2009 in Berlin
十元錢的旅行並非一帆風順圖片來源: Shitao Li / DW

一周之後,項目結束之時,這張十元錢已經輾轉經手二十五人,總旅程達到了800公里。在此之後,他們又用一張二十元錢開始了第二次旅程,起始地當然也就是二十元的背景圖案,桂林。那裡的旅程從一個賣飲料的小販開始,幾番流轉之後,十元錢到了一個剛剛結束了高考的18歲女孩手中,她與父母一起在桂林渡假。於是他們跟著這個家庭一起度過了一段時間,甚至最後一起前往這個家庭在長沙的家。在長沙,他們甚至被當地廣播電台邀請,成為了節目嘉賓。

在旅程之中,施塔默和阿什萬登經歷了許多讓他們非常感動的過程,比如一家農戶人家把家裡的大床讓給他們,自己卻睡在水泥地上,直到施塔默和阿什萬登發現之後,道別離開。

施塔默向記者表示,他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自己在歐洲作這樣的藝術實驗,是否會得到那麼多人的積極參與和接納。但是,中西方文化的衝突也在他們的實驗中得到了體現。當施塔默和阿什萬登兩人在北京面對一百多名觀眾介紹自己的旅程時,提到有一位三峽移民曾經向他們抱怨,說政府原本答應為移民提供五萬人民幣的補助,但最後他們只得到了一萬五。這時觀眾席中有人大聲質問,"你們怎麼知道他最後不會得到剩下的補助款"。這樣的質疑和分歧沒有改變施塔默和阿什萬登的決心,他們希望得到一個更為真實的中國的畫卷,即使這幅畫卷是如此錯綜複雜、撲朔迷離。

作者:石濤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