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IV mit Leiterin des Refarats Asien-Pazifik des DIHK

採訪記者:張丹紅2008年7月13日

7月10日,德國奧林匹克學院在法蘭克福舉辦題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報告和研討會。德國工商大會亞太工作組負責人沙賓娜-赫佩爾勒博士代表經濟界做了有關德國企業在中國活動的報告。德國之聲記者張丹紅在報告之後採訪了她。

https://p.dw.com/p/Eayh
圖片來源: DW-Montage

德國之聲:作為德國經濟界的活躍人士,您是如何經歷近幾個月德國的這一場"中國辯論"的?

赫佩爾勒:我們從一開始就明確表示反對抵制奧運會,反對經濟制裁,因為我們認為這不是在某個國家促成變化的有效手段。我們認為,德國展開的中國辯論非常感情用事,非常片面,這表現出德國還不知道如何與一個崛起的大國、一個強大的經濟競爭對手、一個價值觀不同於我們的國家打交道。這也是中國辯論在西藏危機過去之後仍然激烈進行的原因。

Sabine Hepperle
德國工商大會亞太工作組負責人沙賓娜-赫佩爾勒博士圖片來源: Sabine Hepperle

德國之聲:在這場辯論中,阿迪達斯和大眾這兩家奧運會的贊助商也被釘上了恥辱柱。您認為這對兩家公司的信譽造成損害了嗎?

赫佩爾勒:這兩家公司是大型國際化企業。它們會繼續在中國的業務,但在這一場非常情緒化和一邊倒的辯論中,阿迪達斯和大眾的形象當然受到了損害。但它們堅持對奧運會的贊助,我們對此也非常支持。

德國之聲:影響中國辯論的一個潛在因素是德國普通民眾對中國的恐懼,他們擔心中國的崛起會最終奪去他們的富裕生活,您認為德國人有理由懷有這樣的恐懼嗎?

赫佩爾勒:沒有理由。而且我們不應忘記,德國是全球一體化的主要受益者。作為一個開放的、依賴於出口的經濟實體,我們必須保持並強化與外界的經濟聯繫,並從我們的經濟夥伴那裡獲益。德國企業在國外的活動也為鞏固德國的經濟地位、創造就業位置做出了貢獻。

德國之聲:德中關係在過去幾個月中也經受了波折,這對德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了嗎?

赫佩爾勒:我們沒有得到具體的某個德國企業在中國業務受到影響的訊息,但如果兩國間的政治關係緊張,當然不利於經濟關係的發展。

德國之聲:與中國貿易夥伴的交往也沒有受到影響?

赫佩爾勒:我們的總體感覺是,中國人採取一種很實用的態度。中國經濟同樣依賴於與國外的夥伴。中國特別對與德國的高科技企業進行合作抱有興趣。可以說合作的意願是相互的,不只是德國企業想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也希望在高科技領域達到尖端水準。因此,展開國際合作對中國來說同樣重要。

德國之聲:最近幾天德國媒體炒得很熱的一個題目是德國著名高檔玩具公司施泰福退出中國。有些報導甚至說,從中國市場撤出已經形成一種趨勢。您能證實這一說法嗎?

赫佩爾勒:我們完全不同樣這種說法。這是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失敗的一個例子,也許該公司在去中國之前準備不足,但根本就沒有形成一個從中國撤出的趨勢。有些德國企業在中國的嘗試失敗了,但更多的是成功的例子。

德國之聲:謝謝您接受採訪!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