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林視點:以施密特為榜樣
2015年11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對一個死者也可以"給面子",那剛剛過世的德國前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則獲得了十足的面子。尊重他人的面子、通過言辭舉止給他人面子是中國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中國政府在施密特去世後所安排的一系列措施,遠遠超出了"給面子"的范疇。周三晚的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對施密特進行了悼念,習近平、李克強的唁電佔據了首要位置。隨後,央視還播放了短片回顧施密特的生平,並將他尊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非同尋常的認同
這可非同尋常。《新聞聯播》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是中國的國內政治,而施密特的去世則獲得了兩位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唁電。這同時也是強調中德特殊友誼的良機。而且,習近平與李克強都不僅僅以職務身份,還以個人身份對施密特進行弔唁。
這裡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全球範圍內,施密特和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是和中國關聯最為密切的外國政治人物。和季辛吉一樣,施密特的目標並不在於對中國指手畫腳或者去當中國的導師,而是在於理解中國、並且去接納中國在全球事務中扮演越發重要的角色。而比如在人權問題上,他的有些觀點在西方引起爭議,卻很對中國政府的胃口。這其實也是他全方位和中國打交道的一個方面而已。
和中國全面接觸
但這並不是施密特在中國受尊敬的最主要原因。德國現總理梅克爾每次去中國,都會和異議人士見面,也時常會和中國方面談及人權問題--就像兩周前一樣。儘管如此,梅克爾依然是中國最為尊敬的歐洲現任領導人。中國人尊重施密特,是因為他和中國打交道時的全面性。在他撰寫的許多書(大都也被譯成了中文)中、在他出席的眾多公眾活動中,都總是涉及到中國。歐洲與中國一直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重大話題。
就像《環球時報》所寫,施密特具備自己的"獨到而深刻的立場與觀點"。該報指出,1975年,他是首位到訪中國並同毛澤東會晤的西德總理。在之後的40年間,施密特也多次到訪中國,從而不斷完善、刷新自己對中國的印象。大量照片都記載了他和中共多任總書記以及多任中國總理會晤的畫面,這也顯示了施密特是如何持續、深遠地影響了德中關係。
如何處理施密特的中國遺產?
德國人應該仔細考慮如何將中國對施密特的紀念之情維持下去。而且,我們還應該努力讓中國的青少年也能繼續瞭解這位偉大的德國人。毋庸諱言,許多中國年輕人幾乎沒有聽說過施密特的名字。在年輕人的社交網站上,施密特的去世根本沒什麼人關注。
習近平是在2014年最後一次拜訪了施密特,他感謝施密特打開了德中合作的大門。對於今天的中國年輕人而言,中德緊密合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李克強2013年也在柏林和施密特見過面,他說,在當今中國的歐洲戰略中,德國扮演了突出的角色,這其中也有施密特的貢獻。而年輕一代卻不再知道建立關係是多麼的困難。
不斷更新德中關係
德國的汽車、足球、興許還有德國的環保標準代表了德國的形象。我們不能信誓旦旦地以為這一形象就此不會改變。施密特則代表了這樣一種觀點:和一個國家的關係必須不斷地有所更新。即便施密特已經去世,但在這一方面,我們依然可以以他為榜樣。比這更重要的是:我們得像榜樣一樣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