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schenizyn Prophet
2008年8月4日索爾仁尼琴同時擁有多個頭銜:文學巨匠、異議人士、人權鬥士、預言家、道德家還有警示者。世界上很多人都為他敢於對抗蘇聯獨裁者的勇氣而驚嘆。威脅、監禁和驅逐流放都不能阻止他說出事實,寫下過去的東方陣營裡所發生的一切。現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古拉格群島》的作者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已經逝去,享年89歲。
索爾仁尼琴的畢生注意力都放在價值觀這個話題上。他痛恨謊言,並以自己的方式--用他的筆和謊言作鬥爭。蘇聯共產主義者掩蓋了所謂十月革命的真相。索爾仁尼琴打破了十月革命的童話,把列寧奪權的過程客觀地稱作"暴力政變"。長時間以來,蘇聯統治者都把他們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工農政權國家說成是天堂一般。
索爾仁尼琴在他的小說《第一圈》、《古拉格群島》和其他作品中,講述了幾百萬無辜的人在這個紅色帝國的集中營中的真實生活。蘇聯解體之後,莫斯科的新掌權者正在自鳴得意的時候,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又開始了口誅筆伐。他批評新政府沒有能力穩住國民經濟發展,抨擊這種殘忍的資本主義制度毀掉了俄羅斯的財富。
對於西方來說,索爾仁尼琴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夥伴。他雖然支持民主,但是卻譴責西方政黨體系的弊端。他警告自己的國民,不要效仿西方的政治體系。同時,索爾仁尼琴還是個堅定的基督信徒,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成員。許多西方人不能理解,因為教會代表的是一種道德嚴肅主義,這和相對主義的現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這個蓄著大鬍子的作家一生遭受種種誹謗譴責。但是他耐心地承受了這一切,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以令人驚嘆的方式堅守自己的原則。不過,到了晚年,他開始越來越多地迴避電視、報紙等媒體。
隨著索爾仁尼琴的去世,不僅俄羅斯失去了一位愛國主義者,德國也失去了一位好朋友。人們沒有忘記一個事實,那就是,當1974年索爾仁尼琴被驅逐出境時,他沒有去別的國家,而是到了聯邦德國,在他的朋友、德國作家海因裡希-伯爾家裡借住了一段時間。
索爾仁尼琴愛好德國文學,瞭解德國文學。他盡自己所能給他的孩子們介紹德國文學。作為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代,他畢生都在為兩個大國之間的和解而努力。 他曾經這樣寫道:"我很明白,善與惡的界線,不是在國與國之間劃分,也不是在各個階級之間、或是各個黨派之間,而是在人與人的心之間劃分。"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