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快車亟需石油驅動
2005年12月31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主席薩巴赫首次在中國進行業務談判的金額就高達數十億。中國官方新華社周五報導,薩巴赫表示將為中國建造新的煉油廠投資80億美元。歐佩克深知這其中的原因:經濟奇跡大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年均石油進口量高達1億3千萬噸,中國對石油進口的需求有增無減。15年之後,中國的石油進口量有望達到每年3億噸。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將大於世界任何一個國家。
目前,中國進口石油的大約一半來自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印度尼西亞和安曼,在這幾個國家中,唯有安曼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中國的石油戰略無疑是成功的:她公開在同一時間內與盡可能多的夥伴進行談判,以此加大自己在談判中取勝的籌碼。新華社積極報導薩巴赫的中國之行以及俄羅斯在華石油業務也就不足為奇了。
俄羅斯是歐佩克之外的最大石油輸出國,該國計劃建造一條從西伯利亞到中國的石油管道。此外,新華社還報導說,俄羅斯的火車運油量將提高一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已建造了一條通往哈薩克斯坦的輸油管道,預計每年輸往中國的石油為1千萬噸,佔中國石油進口的8%。中國計劃改革委員會副主席張國寶(音譯)對哈薩克斯坦項目的順利進行表示高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此事發生在上周,從那兒以後,中國又宣佈了一系列驚人的石油項目。中國和印度最大的石油康采恩將共同購買敘利亞油田37%的股份,涉及金額超過4億8千4百萬歐元,另一個項目的金額則高達近9百億歐元:明年一月,中國石化將與伊朗一道共同開採石油,保障中國一千億噸石油的供應。
伊朗是受到國際社會政治孤立的國家,但這不影響中國與伊朗的石油業務。中國上海安全專家沈丁立表示,對中國人來說,經濟利益起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當美國要求對蘇丹的種族大屠殺採取國際制裁措施時,中國以否決權相威脅。因為中國石油進口的20%來自非洲。北京政府制定的石油政策是擴大自己的石油儲存。持批評立場的中國新財富雜誌分析說,這一舉措對世界油價的影響遠遠大於中國的石油飢荒。儘管美國的石油需求也在增加,但是在可承受的範圍內,而中國何時才能填滿自己的石油儲存則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