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41110 JRB Energie Umwelt HF

2010年11月25日

越鑽越深,越來越難以開采,越來越昂貴-為獲得被譽為黑色黃金的石油,人類不惜冒越來越大的風險。不斷發生的石油洩漏災害一再向人們敲響警鐘。除發展可再生能源外,人類已無他路可走。然而,能源政策的轉變卻如此艱難。

https://p.dw.com/p/QH6b
2010年4月20日,美國墨西哥灣深海地平線鑽井平台發生爆炸並造成大規模原油洩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發展和物質上的富裕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元素:能源。沒有能源,就沒有歐洲的工業革命,沒有能源,就沒有強大的經濟,沒有能源,就沒有全球化。但是,化石能源已經越來越緊缺,氣候變暖已是進行時,而環境也因能源需求不斷增加而遭到越來越大的破壞。發展新能源成為了全人類的重要課題。

本世紀的挑戰

今年10月去世的德國社民黨政治家赫爾曼‧舍爾(Hermann Scheer)曾這樣說道:"事實是,每個國家都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來滿足該國全部能源需求。這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但是,這樣的努力是我們獲得對環境無害、充足、便宜能源的前提。這是本世紀帶給我們的挑戰。"

舍爾長期致力於讓全世界和經濟界逐漸擺脫化石能源。他的著作《唯能論的命令式:100%現在》(Der Energetische Imperativ - 100%Jetzt)在他去世不久後問世。然而,能源政策的轉變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一夜間實現。今年的墨西哥灣海底原油洩漏危機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有多麼危險。為了滿足全球對能源的飢渴,人們鑽得越來越深,花的錢越來越多,開采的石油品質卻越來越低。

如今,許多政府都看到了擺脫石油的必要性。歐盟希望在目前的氣候談判中制定到202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20%的目標,如果其它工業國也一同努力的話,歐盟甚至願意減排30%。德國政府的計劃更為雄心勃勃,德國環境部長呂特根表示,德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減排40%。

AKW, Atomkraftwerk, Kernenergie
德國的核電站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核電站非正確選項

但是,現任德國政府為促使能源供給轉變而採取的一項措施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這就是延長核電站營運期。本世紀初,上屆紅綠政府制定的計劃是,現有核電站最多營運32年,對其中最先進的核電站來說也就是將於2021年關閉。但現任政府則將核電站營運期平均延長了12年。黑黃政府的理由是,這樣能避免在轉向可再生能源的進程中出現能源短缺。

德國政府的這一決議遭到大規模的公民抗議。當核廢料儲運罐11月從法國的再提煉中心重新運回德國時,數萬人來到核廢料中期儲存庫所在的戈萊本(Gorleben)遊行,反對政府的核政策。

Castor Atom Endlager x-tausendmal quer Gewaltfreier Widerstand
今年11月,示威者在戈萊本舉行抗議,反對核廢料重新運回德國圖片來源: X-tausendmal quer/Fiona Krakenbürger

對大多數德國人來說,核電站並不是正確的選項,因為核電站太危險,對納稅人來說也太昂貴,因為中期儲存以及可能帶來的損害都得用稅款來支付。德國沒有核廢料的最終存放地,圍繞戈萊本是否作為最終核廢料存放地的討論已經進行了30年。

計劃中的全面轉型

但已經有一些國家正在為能源經濟的全面轉型而努力。哥斯達黎加和馬爾地夫計劃在幾十年內完全轉型為無二氧化碳排放的經濟體。中國為減排做出的努力也超過了其在國際談判中所承諾的目標。《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強調:

"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五年來,中國的法律已經與氣候承受力協調一致。現在中國正在制定第12個五年計劃,對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提出了明確的目標。"

對其他國家來說,這也是應當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又一個理由。否則,不久的將來,中國就可能在經濟和技術上超過它們。

作者:Helle Jeppese 編譯:樂然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