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110 Stiglitz Bankensektor
2010年1月27日據斯蒂格利茨的觀點,未來不能再允許那些規模大到國家不敢讓其倒閉的銀行存在了。這些銀行的高風險營運方式將世界經濟推倒了崩潰的邊緣。而國家的救市計劃給這些銀行發出了錯誤的訊息。斯蒂格利茨認為,國家為這些拿納稅人的錢開玩笑的僵屍銀行注入幾十億美元的強心劑等於是為它們提供補貼:"當這些銀行在貸款方面犯了嚴重錯誤之後,國家還給它們錢。這種做法與補貼沒有區別。我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給予了這個金融行業巨額的補貼。而銀行卻愚弄了我們。"
斯蒂格利茨提醒人們,在金融危機發生前,美國企業利潤的40%由金融業所獲得。對斯蒂格利茨來說,這是美國基礎經濟朝錯誤的方向上發展的又一個例證。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批評道:"這樣的數據說明我們已經偏離了軌道,我們喪失了我們的價值觀。一夜之間,我們為美國銀行轉賬了7000億美元。而每年全世界的發展援助資金才是600-700億美元。就是說,我們在一個小時之內就花掉了所有工業國家10年籌集的發展援助經費。我們因此要問,誰更需要錢?美國銀行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由此我們很難不得出我們的價值觀已經喪失的結論。"
斯蒂格利茨建議,為了未來能夠阻止大銀行做冒險的投機生意,經營複雜的、常人難以看透的金融產品而不去為企業提供貸款,所有的金融交易在未來都必須繳納稅款,而且最好在世界範圍內實行:"在環境領域,我們的生態專家有一個基本的準則,即誰污染了環境,就必須為淨化環境付錢。而金融行業用他們有毒的金融產品污染了世界經濟環境。現在到了應該淨化這一環境的時候了。但金融業卻把它們應該承擔的環境淨化費用轉嫁給其他人:轉嫁給發展中國家的無辜工人或者私房持有者。而這轉嫁的數目相當巨大。"
斯蒂格利茨認為,除了徵收國際金融貿易的稅務以外,工業國家還必須大大改善它們的金融監督。他指出,美國及歐洲發達國家可以從新興工業國家那裡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向印度或者巴西:"許多發展中國家對銀行業及監理機構的控制要比美國好得多。因此我建議,象巴西、印度或者土耳其這樣的國家可以在經濟政策及金融管理方面為美國提供技術指導。"
作者:Thomas Kohlmann /王雪丁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