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外交取得突破 藝術市場勝利進軍
2011年3月29日"中國的足球外交"
《法蘭克福匯報》3月28日寫道:"乒乓外交是一個被引入政治學的概念,歷史上它描繪了美國和中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的接近:乒乓球接觸後政治會談接踵而至。體育早就被作為外交政策的微妙方式而利用,……所以,運動員有時被稱作穿著運動服的外交官。
"對中國來說,為了加強自我意識,謀求世界範圍的目標,體育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在中美洲,與這個專制大國締約的,偏偏是哥斯達黎加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奧斯奧斯卡‧阿裡亞斯(Oscar Arias)。他這樣做時目的明確、注重實效,就像中國在其經濟征服戰中所做的那樣。2007年,這位當時的哥斯達黎加總統中斷了與台灣這個被中國稱作叛逆省的長期外交關係,與亞洲的巨人締結了自由貿易協定。人們在哥斯達黎加是這樣看的,這個國家從中國得到一個嶄新的高度現代化的足球館,價值超過8000萬美元,上周六以該國與中國的足球賽(2:2)開館。"
該報接著寫道:"華盛頓智庫'美洲對話'的成員丹尼爾•埃裡克森(Daniel Erikson)說:'一個國家體育館,中國人是懂得去建造的,他們可以用它來做廣告。'哥斯達黎加是中美洲唯一站在中國一邊的國家,其它所有國家都仍然和台灣結盟。中國人不僅想贏得新的中美洲國家,這個努力是其在全球範圍、尤其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經濟攻勢的組成部分,目的在於:保障原材料來源的獲得、創造新的銷售市場以及尋找盟友。
"中國已經成為這個中美國家的第二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兩國之間的貿易額為30億美元。自2007年以來,中國在哥斯達黎加投資62億美元,涉及長期的貿易協議,巨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和建設援助。比如,中國人還要在哥斯達黎加修建一條重要的公路,就和新建的足球館一樣,由專程飛來的中國工人從事。……"
"另一種形式的文化革命"
奧地利《金融日報》(3月25日)寫道:"上周末,藝術價格資料庫Artprice的創辦人和董事長蒂裡•艾爾曼(Thierry Ehrmann)在藝術世界引發衝擊波,他公佈去年的拍賣統計結果是:按照拍賣營業額衡量,中國是2010年的世界第一,讓迄今無可爭議的領先者美國屈居第二。中國的明顯進軍,不僅是在世界經濟中,而且在藝術市場上。《2010年全球藝術市場:危機與復甦》也得出這個結論,它是古老而受人敬仰的(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市歐洲藝術和股東博覽會(TEFAF)組織者兩年發布一次的研究報告。這個標題散發著樂觀,可是,仔細一些觀察,它會讓西方的藝術界額頭冒出冷汗,因為,這個研究的關鍵結論在於,中國的藝術和古董市場包括貿易從2009年起在價值上幾乎增加一倍,從而成為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也就是說,尤其是中國的消費者給這個市場帶來了繁榮。這對美國、歐洲和全球藝術界意味著什麼呢?無論如何,顯然,經濟力量未來也會在藝術市場明顯地偏移。"
編譯: 林泉
責編: 敏芬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