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遠兮
2013年11月2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過渡協定簽署的最大受益者無疑是伊朗民眾。此前國際社會對伊朗採取制裁手段,部分禁止伊朗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目的是持續阻斷伊朗政府的財政收入。而這一制裁措施也的確部分實現了這一目的。不過,這些聰明的制裁手段帶來的損害也比預想的要大的多,而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伊朗民眾。
當然會有一些伊朗人出於一種讓人難以理解的民族自豪感堅決支持伊朗政府大搞核計劃,不過誰餓誰知道,濃縮鈾不能當飯吃。伊朗人希望盡快擺脫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局面,希望國家經濟狀況有所好轉。國際社會停止或者完全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才能改善該國的經濟狀況。伊朗人追求政治上的開放,渴望得到更多的權利和自由。魯哈尼在總統大選中的勝利就是伊朗人這些訴求的結果。伊朗人渴望出現"日內瓦奇跡"。
伊朗政府變換路線
伊朗政府也是一個贏家。國際社會的制裁從根本上說無異於慢性自殺。恐怖襲擊、政府與不同族群不同宗教派別之間與日俱增的緊張關係、百姓普遍流露出的不滿情緒、暗中插手鄰國內政以及最重要的一項--軍事干涉的危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可能帶來政權更迭的最切實的理由。所以可以說,在伊朗核爭端這個問題上簽署共同協議對於伊朗掌權者意味著一種"生存保障",保障統治可以持續下去。當然前提是,魯哈尼兌現自己在選戰中做出的承諾。
達成一致對於美國和西方其它國家來說也十分重要。這個世界無法承受更多的中東戰爭。北約軍隊撤離阿富汗後阿富汗的前景尚不可測,極端伊斯蘭分子已經在巴基斯坦找到新家,伊拉克的安全局勢仍然搖蕩縹緲,敘利亞國內戰爭仍未看到結束的跡象,阿拉伯之春鮮花過後結下苦澀的果子。如果在這一地區再引發一場新的戰爭,局勢必將大亂。通過和平和外交方式解決伊朗核爭端的理性力量應該對戰爭厲聲說"不"。
長征走出了第一步
從伊朗核爭端甚至從制裁禁運中受益的主體當然也存在。廉價石油和天然氣、提供零配件和貿易商品,這些只是幾個簡單的例子。土耳其、俄羅斯、中國、阿聯酋,甚至阿富汗都充分利用了這一就會。這些國家未必對"超級大國"和"邪惡軸心國"之間有可能實現關係正常化"感冒",不過至少它們也不樂於看到這個地區爆發新的戰爭。即便是以色列也不希望看到新的戰爭,以色列需要的只是安全保證。
簽署過渡性協議只是解決伊朗核爭端過程中邁出的第一步。眾所周知,這一協議不是醫治百病的仙丹妙藥,人們當然還不能就此無憂無慮地安心等待核爭端理所當然地出現大團圓結局。局勢仍然是緊張的,伊朗和西方國家重新接近也不是讓所有的人都感到歡欣鼓舞。不過,難道事情原本不就是這樣的嗎?
作者:Jamsheed Faroughi 編譯:洪沙
責編: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