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德之间在考古领域的合作

2010年10月31日

德国考古研究所是德国外交部下属的一个科研机构。该机构在全球都开展了合作项目,包括在中国。去年该机构还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办公室。该研究所欧亚部副主任瓦格纳(Mayke Wagner) 教授接受了本台记者的采访,介绍了同中国合作的一些情况。

https://p.dw.com/p/PuKK
考古领域不断有新发现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不久前德国《世界报》的一篇报道说,没有人知道中国乌鲁木齐博物馆保存的几具看似欧洲人的木乃伊究竟是哪里人? 这些大多于公元前1800到1200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被埋葬的人曾被一些具有浓厚民族主义思想的维吾尔人视为先祖。而这些从面貌上,从服饰上看上去颇象欧洲人的木乃伊,当年为什么要去新疆那个地方,并在那里生活呢。迄今这仍然是考古界的一个谜。德国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也在致力于同中国同行一起解开这一谜团

谈到同中国的合作关系,现任德国考古研究所欧亚部副主任的瓦格纳教授介绍说,双方的合作要追溯到1980年。那时该机构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签订了相互交换文字材料,出版物,以及人员交流的协议。现在德国考古研究所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因为这个机构的工作范围更为广泛,不仅仅是发掘,还包括保护和展示发掘地以及出土文物。自2000年以后,双方的合作有了新的发展。之前,双方主要将研究精力集中在对汉朝的考古研究上。但是自2000年以后扩大到对中国史前史的研究,因此区域转移到中国北部,西北部,黄河以北的亚洲草原区域。对中国南部考古工作的研究,则由设在波恩的非欧洲文化委员会接管,瓦格纳说,国际间对新疆等地区发掘的木乃伊的研究恰恰说明了跨地区,跨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水平已经能使我们双方在同一个水平上展开对话。我们现在是在共同制定和共同推进研究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合作。那种单纯由一方提供实物,另一方研究的状况已经属于历史。比如现在我们合作研究的课题包括金属冶炼技术是不是中国的发明,如果不是,那又是怎么流入中国的。还比如小麦和小米的传播等等。"

据瓦格纳教授介绍,一年前德国考古研究所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办公室,并雇佣了一名学习过考古学的中国人做为办公室的长期工作人员。她本人则穿梭往返于两国之间,半年在中国,半年在德国。该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中国的考古发现介绍给世界。它组织出版了一个名为"中国考古"的图书专集。这个专集迄今已经出版了两册。瓦格纳强调说,这项工作不单单局限于翻译,主要是要通过中国以外专业人员的视角来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

"中国的考古文献都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但遗憾的是基本上都是用中文发表的。如果国外有人想了解中国在考古学方面的发展,必须精通中文,而一名学过汉学的人,因为缺乏考古学功底,也无法翻译这类文献。"

瓦格纳介绍,德中双方近10年来在考古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除了双方在北京丰台和青海进行了考古挖掘而外,更为重要的是,德国还注重为考古领域培养年轻的后备力量。2000年德国考古研究所曾邀请过10名中国年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在德国用于教学的一项挖掘工作。

"现在我们又有了针对中国的新的奖学金项目。这和我们在北京设立了办公室是分不开的。从中国来的奖学金生可以在柏林的某所大学中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返回中国。 迄今第一批中国奖学金生已经参加了暑期的学习。 第二批两名奖学金生也已到来。"

瓦格纳博士是个中国通。1986年她第一次去中国,并在中国山东上过大学。这么多年来她亲眼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她称赞说,中国的考古领域门类齐全,而且有足够的研究院和人员。最重要的是中国颁布了大型建筑工程的文物抢救法。

"比如三峡大坝建设,拉萨铁路建设都有考古人员配合参与。这就像在德国一样,所有大型建设项目事前或者在进展过程中必须配合抢救性和研究性的考古挖掘。"

谈到德国普通民众对有关中国文化历史的兴趣她说,从在德国举办的各种有关中国艺术史和考古发掘的展览上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充满了兴趣。有关中国新疆保存了一些有数千年历史的木乃伊的报道,以及关于这些木乃伊的服饰和皮革制品到底反映了哪个地区文化的讨论,更是在德国民众中唤起了对中国文化和对考古学的极大兴趣。

作者: 韩明芳

责编: 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