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韩劳工招聘协议50周年
2013年12月1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对于38岁的韩裔德国人金姬恩(Jee-Un Kim )来说,诸如为什么你德语说得这么好?你是否想长期留在德国?你以后还会回去吗等问题早已听得有些不耐烦。遇到这些问题,她会半装糊涂地笑着反问:"你指的是回柏林的蒂尔加藤(Tiergarten)还是柏林的施潘道(Spandau)区? "然后她便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她说:在德国接受教育意味着融入社会,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
韩国人超级聪明
有人说韩国人好学,超级聪明。对于这种说法金姬恩也不认同。总之,按照社会学家们的说法是他们有较高的社会阶层流动性,成功地完成了社会提升。例如韩国外籍工人的子女,仅一代人就实现了从工人到学者的飞跃。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有2万名韩国矿工和护士根据德韩两国1963年12月16日签署的劳工招聘协议来到德国,金姬恩的父母是其中之一。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50年后的今天,在德国生活的韩国人有26,000人,加上加入德国籍的韩国移民,人数大约在3万至4万人之间。这是一个在公众意识中不太起眼的较小的移民群体。如果谈到对这一群体的印象,那就是第二代韩国移民学业成功的故事,其中包括金姬恩。他们被视为融入德国社会的模范生。
成功融入社会的典范
金姬恩不赞同这种将一个移民族群的子女视为模范生,另一个族群视为问题移民的做法。她认为必须打破"好与坏"的界限, 因为韩国移民与其他被认为犯罪率高和教育水平低的移民群体之间没有多大差别。 她说:"大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乍听起来很荒谬。金姬恩有两个学位,一个是法律,一个是艺术管理。她现在是一位成功的律师,而且又在攻读博士学位。
像金姬恩这样学业突出的人,在韩国移民第二代中并不算罕见。他们中约70 %的人高中毕业,大多数人大学毕业。但是,享有高等教育就等于成功融入德国社会了吗? 金姬恩对此表示质疑。
德国图宾根大学朝鲜语言学助理教授李宇裁(You Jae Lee)也观察到,"即使移民成为融入德国社会的佼佼者,对他们的歧视也不会消失。李宇裁一直在调查研究韩国移民的状况,本人在童年时代来到德国,属于所谓的"半个第二代"韩国移民 。他说,虽然他和许多生活在德国的第二代韩国移民一样事业有成,但迟早会发现,他们就像被一层玻璃挡住,无法再向前迈进。
加倍努力就能成功
父母们希望孩子加倍努力。他们的信条是:谁比德国同学付出双倍的努力,谁就会取得成功,被社会所接受。而且他们要求孩子在勤奋读书的同时,还不应忘记他们的韩国根。平时要尽量争取学习成绩班上第一,周末则到韩国学校学习朝鲜语,这成为许多韩国第二代移民的童年回忆。
李宇裁说,第二代韩国移民更认为自己是德国社会的一员并决心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方面,他们与其父母一代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年轻一代也更加开化。他们也同非韩国人结婚,有韩国移民社区外的朋友圈,有自己的俱乐部。
但金姬恩和李宇裁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们希望第三代韩国移民不再面临"你是韩国人还是德国人?"这样的问题。
作者:Vera Kern 编译:李京慧
责编: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