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关“软实力”的德中对话
2010年4月15日“软实力”不是国家行为
德国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在报告伊始提出的论点就足具挑战性。他说,卓有成效的软实力并不需要一个强大的民族认同作为前提。
他举出基督教的例子。在他看来,软实力不需要武器,也不需要资金。佛教就是这样占领了中国。软实力不是国家行为,不能由国家计划。阿克曼说: "放眼于国际,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当代文化中最成功的部分是当代艺术。这些绘画艺术没有得到国家的支持,相反,他们常常顶着国家文化部门的压力并同国家审查制度做斗争。"
“对前人或者过去价值观的批判”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认为,软实力当然要从民众中来。他说,多元化很重要,但它的重要性不是在一国之内,而是更针对国家间的关系。人们不可以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他说,软实力说到底就是真、善、美等普世价值观。他举例说,当德国举重运动员施泰因纳尔得到奥运金牌后,将其离世妻子的照片捧到镜头前的举动,曾感动了全世界。
然而,对其他价值观的判断却很难形成共同性。民主和自由被《新京报》社长戴自更称为是现代软实力普世理念的核心成份。他说,对灾难性事件以及滥用职权事件的报道,正是他的报纸为此做出的贡献。不过戴自更认为谈到批判性报道,并不一定要联系到国家控制及媒体独立性。他说:"批判的目的也是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同民众或者民众之间各个利益团体的和谐共存的相处。中国软实力的构建是对前人或者过去价值观的批判。"
软实力需要批评的声音
德国驻中国大使施明贤(Michael Schaefer)则强调批评有助于沟通。批评同软实力同步并进。为什么?施明贤大使小心翼翼地开始论证。他认为,软实力应该消除偏见,它应该为社会提供真实的画面。存在批评的声音以及偏离主流意见的观点,正是对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只有在对世界有一个现实认知的基础上,才可能在国与国之间产生信任。压制批评声音是损害和削弱软实力的表现。施明贤大使说: "封杀一名知识分子给中国海外形象带来的损失,是在德国及欧洲成功举办100场软实力活动也无法弥补的。"
施明贤大使在演讲中并没有提及廖亦武以及刘晓波的例子。中方代表的反应并不是气愤,而是有些不知所措。显然,只有在一党统治终结以后,中国才可能用软实力说服人心,因为,软实力首先意味着人民的力量。
作者:古思亭/李鱼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