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发布伊拉克报告
2012年10月1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从包括巴格达在内的伊拉克全境所有萨达姆塑像被推倒至今,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了。然而,该国战后的经济重建和民主化变革进展迟缓,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罕见的鲜明对比。
"资源是有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但问题是:伊拉克需要多少时间来开发这些资源?"--国际能源署总干事范德胡芬(Maria van der Hoeven) 指出了关键所在。拥有28个成员国家的国际能源署作了一个估算,怎样才能提高伊拉克目前日产300万桶原油的产量:到2020年之前,产量翻一番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而到2035年,日产量甚至有可能提升到800万桶。
发展重建路漫漫
如果能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伊拉克届时将超过俄罗斯,成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供应国。然而,范德胡芬指出,要实现这样的发展远景,伊拉克还需要克服重重障碍:
"我认为伊拉克的政治局势得到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很多内部问题仍然亟待解决。这是伊拉克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这其中不仅仅包括该国的安全局势,因为时常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仍然让外国投资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望而却步,不敢进入伊拉克从事经济活动。范德胡芬还提到了伊拉克引起媒体关注的一些做法:比如,尽管在国际社会对叙利亚实施制裁的背景下,伊拉克仍然坚持给该国供应石油;而在巴格达通过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变得越来越富有的同时,其地区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国际能源署认为,未来伊拉克将成为中东地区重要的一股力量。不过,该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Fatih Birol)也对外部干预过大提出警告:
"我认为伊拉克的石油业务应该由伊拉克人自己来管理,而且他们有这个能力。"
比罗尔认为,外国在伊拉克的参与的确很多。但是伊拉克必须保留自主经营其石油业务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伊拉克人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功:
"在过去的两年里,伊拉克石油的日产量已经提高了80万桶。这还只是个开头。"
通过石油收入恢复整体经济元气
这的确是个令人赞叹的发展。不过,没有外国提供的专业技术知识,伊拉克是难以取得这些成绩的。伊拉克局势尽快稳定下来,不仅符合本国民众和地区邻国的利益,其实也有益于那些希望在伊拉克能有所作为的商界人士。何况这个国家目前也急需稳定可靠的额外财政收入。国际能源署总干事范德胡芬指出: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伊拉克的石油不仅能使世界获利,而且就像比罗尔先生之前说过的那样,也要给本国带来好处,帮助他们发展多样化的经济,让人们看到,伊拉克的经济真的恢复了。"
石油出口的收入对于稳固该国的经济基础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伊拉克必须要建设一个可靠的供电系统,这都需要钱: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5年,伊拉克的石油天然气销售带来的收入将达到每年3000亿美元。
作者:Sebastian Hesse 编译:雨涵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