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门道夫:艺术应有益于社会
2007年5月29日伊门道夫于1945年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布莱克德。父亲是军人,母亲是秘书。如伊门道夫所说,他从小就着迷铅笔的魅力,因为手中的铅笔能使他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16岁时,伊门道夫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绘画展。1982年,他参加了卡塞尔举办的世界三大视觉艺术展-文献展,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从此以后,蜚声世界。
伊门道夫生长在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风靡的年代,德国在绘画语言上更为尖锐和直观的新表现主义风格也在伊门道夫的创作上留下深深的痕迹。但与许多德国战后画家偏爱抽象,非具象的创作风格不同的是,伊门道夫执迷于表现政治题材的具象画法。刺眼的色彩,具象甚至是夸张的人物和构图格外吸引人的眼球,每每迫使观赏人驻足思考画作所要表达的内容。在长达40多年的创作中,伊门道夫始终聚焦政治题材。上一世纪70年代与前德东画家朋克合作的德国咖啡馆系列就是他代表作之一,这些巨幅画作不仅反应了两德分裂的生活细节,也预见了德国的统一:
“我的作品主体是艺术的社会重要性。探讨艺术家的自我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艺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有益于社会。艺术创作的意义何在。换句话说,我们是否可以想象一个没有戏剧,电影和艺术的社会?在我看来,绘画的意义在于,提出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比如我们来自何方,走向何处。”
为了表现这一主题,伊门道夫选择了不同的形式,绘画风格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艺术创作上不断创新,永不停步可以说伊门道夫的座右铭:
“我不断重新定义自己。我永远不会有被视为头脑僵化的时候。我曾说过,我有一个昨天的心灵,也就是说,我必须不断地创新,新,不断开启新的艺术大门。”
艺术的难能之处在于推陈出新,这就是伊门道夫的毕生追求,也正因为如此他迷恋执教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工作,因为后起之秀常常带给他新的思考和收获,就在去世前不久,他还置身学生之间,与他们畅所欲言。
关注中国的伊门道夫
不仅如此,伊门道夫还是一位着眼于世界的艺术大家,古老的东方古国中国早就引起了他的关注。2002年和2003年,他曾数次飞往中国,在上海和北京举办大型架上艺术展,也引起中国观众和同行的极大兴趣。走马观花是最令人陶醉的,但伊门道夫并没有沉醉在异国他乡的盛情接待和佳肴美酒之中。中国新锐艺术家的创作使他陷入深层的思考:
“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人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是求知心切的天赋艺术家。比如我可以向中国艺术家学习他们的精粹,但我绝不会照搬他们的风格。对中国艺术家来说也是一样。我们彼此间可以进行哲学交流,但我也一再坦率地对中国同行说,要在中国传统的绘画基础上实现突破,有所创新。”
伊门道夫善于利用媒体的做法以及2003年8月携带可卡因与9名妓女在杜城豪华酒店欢宴一事曾招致众人的不满,他本人也因此事被推向法庭。事后,伊门道夫虽表示悔过,也没有因此被关入监狱,并保住了在大学的教授职位,但这毕竟是他人生中一个永远无法洗净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