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意识与斯塔恩斯被扣事件
2013年6月2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美国专用医疗用品公司共同业主斯塔恩斯(Chip Starnes)在北京怀柔设厂多年,雇员超过100,自己挣了钱,也为解决不少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作出一定贡献。因薪资和遣散费纠纷,他被怀柔雇员扣为人质,至本周三(6月26日),进入第5天,虽人身安全可能无虞,但精神上所受折磨和痛苦可想而知。《商报》发自北京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这一事件是中国劳工个人意识越来越强的最新事例:
“中国劳工历来好说话,但一段时间以来,厂主和工人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因为,后者已经有了迄今所缺乏的自我意识,越来越以主动姿态解决问题。执政的共产党不让建立官方工会之外的独立劳工组织,许多冲突由此逐渐产生于企业层面。……
“在这一最新事件中,当局也十分奇怪地置身度外。比如,虽然得到了扣押人质的报告,怀柔的警方依然不采取行动。警方称,‘我们不认为这是一次绑架,而是劳资纠纷’…… 。
“对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冲突作出激烈反应,近来在中国日益频繁。今年1月,上海神明电子公司的雇员们就在与其日本雇主发生纠纷后占领了办公室,并将日本经理们扣压了整整一天。警察解救了这些经理。日本母公司曾试图对员工入厕的最长许可时间作出规定。不过,这只不过是最终引起冲突爆发的导火索罢了。该厂普通工人的月工资约为250欧元——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生活,这是不够的。
“斯塔恩斯自认为是公平的雇主。他在中国安排生产两组产品,都是用于糖尿病人的保健用具:消毒棉球和抽血器具。棉球继续在中国生产,用于抽血的针转移至印度制造。斯塔恩斯从被扣压房间的窗口发出保证说,‘在这里(怀柔)的就业岗位将保留’。他显得十分绝望。”
两洋战略
根据时间表,投资25亿美元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在缅甸马德岛(Maday Island)的深水港、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将从2014年起部分启动经营。该项目遭到当地不少居民的反对。6月26日一期的《南德意志报》在政治栏目上刊登一篇署名文章指出,马德岛项目是中国“两洋战略”的组成部分:
“随着这一港口和油气管道的建成,中国便有了替代马六甲海峡的一个选项。迄今,这个亚洲强国80%的原油需求须经这个运输繁忙的海峡。该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和马来西亚半岛之间,绕经新加坡。一旦发生冲突,这一航道易遭对手封锁。中国早已认识到了这一软肋。经由缅甸的这条新通道使年运输2200万吨原油成为可能,并明显减少中国对于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此外,经由此条新通道,每年可获得多达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缅甸自己利用的将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分析家们强调了这一输送管道之于中国的战略意义。他们指出,经由缅甸的通道是那个被称为‘两洋(太平洋、印度洋)战略’的更大计划的一部分。……美国人卡普兰甚至认为,中国是否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取决于它是否能扩大其在印度洋的存在”。
摘编:凝炼
责编:雨涵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