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chi2110 Presseschau

2010年10月21日

北京在对外行为上显示出强硬的一面,显然感到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再对美国和其它国家像过去那样客气。

https://p.dw.com/p/Pjk6
在最近的中日外交纠纷中,中国表现强硬图像来源: AP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对于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国家,大都报以"彬彬有礼的喝彩"。"促成这种善意观察"的原因在于,"中国对外淡化了迄今积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主要集中于增长和经济与技术的进步"。现在,所谓任何人都不必担心的崛起的大国形象被"纠正"过来。

这篇题为"中国的教训"的评论写道,"北京对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异议人士刘晓波的愤怒反应,还只是这种变化的最微小的迹象,这一类恼怒以往就有之。至少在其它两个舞台,中国最近的行为让远近邻国困惑不解,展望未来更加不安。所有问题的核心在于,更强大的中国将如何使用其权力"。

评论认为,围绕中国渔船船长被日本扣留一案,北京当局表现"强硬"。在这个核心是"领土争端"的冲突中,它的"霸权主义的实力炫耀"让东京政府"措手不及",使之像上届政府一样交了"学费"。"问题是,北京为何这样表现?"

评论估计,这种对外行为是中共面临2年后领导人换代在内政上发生分歧的部分反映。"现在,强硬派、民族主义者和赤裸裸的强国论代言人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迫使'温和派'也同样毫不妥协、冷若冰霜。这些势力甚至不惜冒着这种行为会对中国起反作用的风险"。评论指出,日本和韩国又在向美国"紧密地靠拢",东南亚国家也重新为美国重新布局亚洲而感到"欣喜",视之为"以防万一的保障"。

评论称,中国表现'强硬'的另一领域是汇率政策。即使不赞成华盛顿敦促人民币升值的人,也对中国的严厉拒绝"感到困惑"。"中国在无情地推行商业主义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内政的原因,不是首先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看待美国的升值压力,而是把它看成是破坏中国增长并从而破坏其崛起的花招"。

"显然,当权者在审度其战略局势时获得的看法是,如今没有必要再对美国客气了。……无论如何,北京政权在巩固与扩大势力范围时,总体上不让任何人插嘴。"

评论说,"维持影响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保护共产党朝鲜,为什么试图防止朝鲜政权的垮台。它甚至容忍朝鲜用核武器勒索。在这个冲突上,中国政府甚至都不和美国及其盟友齐心协力,这是不能让人放心的"。

评论最后指出,"中国代表自己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任何国家都这样做。但是,中国并非随便什么国家,而是一个现在就给世界政治和经济留下深刻影响的国家。它如何代表自己的利益,也就具有重大意义。要是它的'核心利益'有一天扩大了,以领土主权要求与邻国对峙,那才事关重大。中国的崛起,标志整个亚洲的强大,而且还有纯粹自己的分量,对此,当然不要加以妖魔化,只是也不要把它理想化。强国的崛起在历史上总是引起不安的,极少呈现出'和谐'来。"

编译:林泉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