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环保型能源供应仍然是个问题
2003年11月15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掀起了一股反对核能的浪潮,抗议者曾翻越核电站围墙,占据仓库,并在自己的汽车上贴上醒目的黄色标语“我们不需要核能”。现在,当年的反核人士本应该庆贺才对,但人们却不感到兴奋。
2000年,德国联邦政府终于同电力行业就终止核能发电达成了协议。当时德国环境部长特里廷在绿党代表大会上发出了“让我们完成最初的使命”的呼声,他的是话嬴来了热烈的掌声。
现在施塔德核电站停止了运行。但德国人并没有打开香槟,举杯庆贺。因为核能发电这一话题,几乎已被人们遗忘。绿党目前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福利体制的改造和处理社会公正的问题。而环保方面的政治家们也认识到,核能发电的终结将带来许多问题。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由什么来取代核能发电?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近年来发展很迅速,但即使这种有利环保的方式也遭到了质疑。已有人批评,从阿尔卑斯山到北海之滨,14000多座发电风车破坏了自然景观,他们还指出,在海上建造大型风力发电设施可能会带来环境危害。但如果德国想要同时实现保护气候的目标,就必须利用可再生能源。国际社会推动气候保护的进程陷入了停滞,美国和俄罗斯都拒绝加入旨在减少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从核能到太阳能的转型过程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
终止核能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处理核废料。德国将陆续关闭核电站,并将在2005年停止对废旧核燃料的再加工。与此同时,要求建立一个集中存放核废料的处理中心的呼声日益高涨。专家们还在寻找合适的地点。几天前,在临时存放地点的戈尔雷本,抗议者封锁了铁路和公路,阻挡运送核废料的车辆,他们似乎没有想到,不管对核能持何种态度,德国人自己的核废料最终必须自己来处理。这种可笑的行为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惯例和仪式。
另一方面,也有人以保护气候为由,提出了新建核电站的建议。其实,政府对这样的话题不必太当真,因为没有一家大型德国电力公司会继续在核能方面投资,仅是处理废料的问题就足以让他们知难而退。
因此结论是,退出核能发电的任务已经完成。七十年代开始的环保运动至此取得了象征性胜利。但这一胜利其实早已成为定局,因此并不显得多么辉煌。在最终停止核电之前,德国的19家核电厂还是争取到了足够长的时间。未来的能源供应如何既能照顾消费者利益,又同时不对环境造成危害?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第一座核电站关闭之后,也仍然很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