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生意就是生意,道德是另外一回事

Peter Philipp2005年11月1日

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继而爆发海湾战争之后,对伊拉克的国际制裁措施开始生效。而石油换食品计划的诞生旨在减轻伊拉克人民的痛苦,允许伊拉克通过出口限量石油满足国内居民对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但最近数月来,有关石油换食品计划腐败案的批评之声愈发响亮,据称在这一人道援助计划框架内有大量贿金流入伊拉克。本周四,这一事件的调查委员会将在纽约公布相关调查的总结报告,证实种种指责的确属实。

https://p.dw.com/p/7OTI
1998年巴格达街头奶粉小摊图像来源: AP

对制裁某一石油富国的考量来说,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腐败案也许不失为前车之鉴。假如伊朗在其核计划中坚持不妥协立场的话,人们一定要在启动制裁措施前三思而行。针对诸如伊朗等国家的贸易限制难以奏效,也难以被付诸实施,因为美元的诱惑力是不可低估的,即便对那些率先启动制裁措施的政府而言也难以抵挡如此这般的诱惑。

在被推翻总统萨达姆统治时期的伊拉克,大约2千多家国际公司试图趁机大发横财。也就是说,他们在利用制裁措施使伊拉克人民蒙受苦难之时,中饱私囊,也使资金流入了巴格达独裁者的金库。联合国在科威特战争结束后决定,允许伊拉克通过出口限量石油所得进款为伊拉克人民换回食品、医药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长达6百多页的调查报告证实,石油换食品计划变成了摇钱树。萨达姆-侯赛因肆无忌惮地几乎从每一笔进口中索取贿金,金额高达数十亿,他将其中的一部份送给了制裁措施的西方反对者-也就是所谓的“和平人士”。世界著名公司以及他们的代表也同样肆无忌惮地从中牟利。

联合国的相关工作人员中也有人染指此事。长久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人冯-斯旁耐克,此人负责在巴格达监督石油换食品计划的落实情况,却成为这一制裁措施的最坚定的反对者。调查报告证明这位昔日的联合国工作人员“没有违反联合国的规定”,但同时建议,最好应对联合国的条文进行再度审核与修改:在斯旁耐克辞去联合国的工作之后,他曾服务于至少两家在其掌权时参与伊拉克生意的公司。

重返贿金一题。调查报告中列举了几家重要的德国企业的名字。其中一家公司对此不置一辞,另外几家试图大事化小,抑或指出,截至目前,尚没有一位检察官对此事件给予关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界在向民主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出口产品时,为了击败自己的竞争对手,使用贿金或其他酬谢品是天经地义之事。而如此这般的开支竟在长时间内被能列入报税内容,这样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如此一来,道德价值观何以产生?生意就是生意,道德是另外一回事。政治家们为此作出了太多的示范。在金钱至上的地方又哪里会有忏悔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