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特朗普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胡锦涛
中国政治人物,中共政权第四代领导人。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石油管道事务进展甚微
中俄两国领导人北京会晤的重点是能源合作,德语媒体普遍注意到,中国虽然在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方面有所斩获,但在铺设西伯利亚至中国的石油管道问题上却没有取得进展。
渴望能源的中国朋友再等一等
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访华之行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周三对于建立一条从西伯利亚到中国的输油管道表示乐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表示,中俄两国将在开发油气资源方面紧密合作。不过,双方目前并没有就具体的实施计划达成一致。
台陆委主委吴钊燮呼吁两岸对话
陈水扁宣布终止国统会后仅两天,周四,台湾方面就向北京发出呼吁,就纠纷展开谈判。不过,这类呼吁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因为中国大陆向来拒绝同陈水扁展开任何形式的对话。
瑞士媒体惊叹瑞国防部长受到胡锦涛接见
国务院并没有批准第二条磁悬浮
德国围绕磁悬浮的报道近日里很多,也很乱。周三,仿佛是为了配合德国外长出访中国,德国媒体惊报出国务院已批准户杭磁悬浮项目。但仅隔一日,德新社就发表文章辟谣。不过,胡锦涛说,国务院积极评价了沪杭线工程。磁悬浮财团新闻发言人躲避起来,不愿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
回到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上来
中共党内有不少人认为,过分自由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批评的矛头直指前任总理朱熔基及其经济智囊,甚至“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成了为矢之的。法兰克福汇报和世界报注意到,中共党内年老的正统派和年轻的“新左派”要求胡锦涛回到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上来: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本周,香港媒体关心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四月访问美国;北韩领导人金正日秘密访华后“彻夜难眠”,决心改革北韩经济;另外,中国国内的黑社会正进入高发期。
传金正日现身广州,北韩酝酿更大经改
德国之声中文网最新消息:金正日现身广州,并很可能再次参观深圳,深入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选择中国最早实施经济改革的广东作为首站,透露出他此次中国行的关键也许意在谋求更大规模的经济改革,改善朝鲜目前困难的国内、国际处境。
访台观感:民主活力-台湾人看胡锦涛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记者最近应邀访问台湾,这里是她写的观感之一。她看到,台湾社会充满了活力,当然也有缺陷。台湾人对大陆,对胡锦涛有他们的看法。胡锦涛在台湾人心目中印象不错。
刘晓波等拟公开信为太石村呼吁
从今年7月以来,太石村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代名词。太石村400多位村民因怀疑领导腐败,集体签名要求罢免村长并公开财会账目。但是村民的诉求却受到拒绝。为了声援太石村村民以及为此受牵连的律师,中国数十名学者向中共高层发表公开信,要求关注太石村事件。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05-11-24)
最近一周,中国外交发生了许多事情。先是胡锦涛继访问欧洲之后,又到韩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后来又是美国总统布什到访中国。在德国,默克尔前天正式就任德国总理,也使中国方面十分关心中德关系未来的走向。另外,台湾“三合一”选举以及香港政改的走向,也是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问题。
读者来函集(11月第3辑)
山西沁源货车惨案令网友愤怒。Unter den Linden是菩提树下吗?有人对一些词语的翻译提出异议。胡锦涛访问欧洲已经结束,但是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还在进行。
纪念胡耀邦会危及社会“安定”吗?
十六年前力主改革、被迫下台的胡耀邦猝然病逝曾引发了学生抗争和六四血案。星期五,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胡耀邦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难道中国党和国家元首胡锦涛不担心纪念胡耀邦会危及社会“安定”吗?法兰克福汇报认为:
胡纪念胡,让谁更糊涂?
北京纪念胡耀邦九十诞辰成为近日中国政治的最热点新闻,海外中国观察家和异见人士的想象力立即变得异常活跃。然而,如同以往一样,胡锦涛在唤起外界对中国政治改革的期望的同时,必然又给人浇一头冷水,让人越发看不懂。胡耀邦纪念会还没有开始,大陆内外媒体和有关人士的言论自由就受到了箝制和打压。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明天(十一月十八日),北京高层将举行座谈会,纪念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九十周年诞辰,而且曾庆红将代表胡锦涛出席。这一信息引起今天香港媒体高度关注。另外,香港泛民主派议员下周将出访欧盟和美国,争取欧美对香港普选的支持;美国总统布什即将访华,中美关系目前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对此,本周的香港媒体也都有关注。
对中国文化的需求是最大的推动力
胡锦涛在访问德国期间,参加了在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的奠基仪式。这个文化中心将是继巴黎和马耳他之后,开办在欧洲的第3家。德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将随之更加频繁,更为开明和宽容。
胡锦涛访欧,练中国内功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15日结束了对欧洲三国的访问。如果把此行看作是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公关,那么胡锦涛的策略则可以说是一种“无魅力”攻势。打人不打送礼的,英德西三国接过丰厚订单的同时,并没有在人权问题上让中国客人感到难堪。
柏林北京将实现直航
中产阶级迅速成长,柏林成为中国人发现之旅的新大陆。中国客人讲求实惠,不希罕欧洲第一的阿德龙,喜欢干净廉价的小酒店。
迟到的中国文化中心
中德经济往来频繁,而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却等到今天才提上日程。中国人似乎并不热衷于向外宣扬自己的文化.....
读者来函集(11月第2辑)
西方媒体对胡锦涛近期访问欧洲进行的报道,中国读者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评论:德国对华政策并非新瓶旧酒
11月10日和1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柏林访问时,正值联盟党和社民党组建大联合政府的谈判进入最后阶段,但是对这位中国领导人的隆重接待并未受到影响。现任总理施罗德和侯任总理梅克尔都同胡锦涛举行了会谈。两国之间签署了价值超过十亿欧元的经济协定。
胡锦涛访问转型中的德国工业重镇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结束对德国的国事访问。在访问德国的最后一天,他来到德国西部重镇——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这里的鲁尔区曾经是德国煤钢工业的中心。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鲁尔区内正在发生结构类型的变化。胡锦涛一方面想了解德国大型煤矿企业在关闭后的工业结构转型,另一方面还结交了一户德国普通矿工家庭。
“刻板地引人注目的胡”
胡锦涛访问德国引起了德语媒体对胡本人性格特征和执政风格的兴趣。法兰克福星期日汇报认为,胡锦涛是一位没有特点、没有爱好,没有棱角的领导人。该报接着写道:
胡锦涛德国行追踪报导
从本周四开始,胡锦涛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首次对德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2001年,当时担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就曾经访问过德国。四年来,德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领域的关系有了更为密切的发展。在胡锦涛访德期间,双方共同签署了6项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协议,总价值超过10亿欧元。
梅克尔希望中国促进法制化
即将上任联邦总理的联盟党主席梅克尔女士周五(11月11日)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梅克尔希望中国将与德国的法制国家对话进行下去。令联盟党感到不快的是,施罗德作为仍然在任的总理在随后与胡锦涛会晤时,依然倡议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克勒会晤胡锦涛—赞抗贫倡自由
德国联邦总统克勒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褒奖有加。本周四(11月10日)当他于柏林会晤中国来访主席胡锦涛时,也强调了民主发展的重要性。德中双方经贸代表当场签署了五份贸易合同,其中包括金额达6.7亿欧元的60辆ICE订单。两国首脑同时还达成了一份文化协定。
胡锦涛欧洲公关之行
中国国家主席来到欧洲访问,微笑着摇着巨额商贸订单,当然,有来无往非礼也,中国客人期望的回报是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德国之声追踪胡主席的行程,推出专栏报道。
梅克尔会晤胡锦涛:只谈能源环保
11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柏林同德国即将成为新总理的梅克尔夫人进行了45分钟的会晤。德中两国领导人在会谈中主要谈论了能源和环保议题。
现场音频报道:胡锦涛访德第一天综述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到来成为德国媒体的热点话题。德国之声中文部记者在柏林进行了现场追踪报道。在周四晚德中经济界的晚宴上,胡锦涛巧妙第回答了德国经济界人士对中国能源政策的质疑。点击本文所附链接,听现场音频报道。
中国不是德意志帝国
胡锦涛到达德国的当天,南德意志报发表社论指出,今后几年,中国将成为国际社会的中心话题,所以新一届德国政府将更为关注中国。在谈到中美关系时,社论写道:
胡锦涛访德不忘体恤下情
这个周末,德国鲁尔区一户寻常的矿工家庭将迎来一位不寻常的客人,他便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年前胡的亲密诤友——温家宝总理在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专程参观巴伐利亚牛棚的情形。
胡锦涛访欧专辑
中国国家主席来到欧洲访问,德国之声追踪胡锦涛行程,推出专栏报道,对该事件进行分析与评论。
德中经济会议:要更加紧密合作
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周四(11月10日)访问德国之际,柏林举办了德中工业界会议。德国工业界和德国政府正在争取在技术革新上与中国开展密切合作,同时也批评中国在保护国外专利与技术上存在很多问题。
布什总统会见达赖喇嘛
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会见到访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希望布什在 11月下旬访问中国时,能够敦促胡锦涛给与中国真正的自治。
胡锦涛施政:进一步、退一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德国前夕,德国不少媒体发表文章对胡锦涛实施的政策得失进行评论。商报认为,虽然胡温的团队正在着手解决中国社会不平衡、腐败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但他们仍然坚持老式说教和老一套做法。
胡锦涛能否促动解除军售?(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今天从英国抵达德国进行他上任国家元首以后的首次访问。香港媒体注意到胡锦涛访问的主要任务之一,将依然是游说欧盟取消对华军售禁令。另外,中国外交舞台和香港内部局势也是本周香港媒体关心的问题。
胡锦涛访德前看德中关系
德中关系总体来说是好的:迅速增长的双边贸易,德国企业大规模的在华直接投资,以及高达数十亿的定单等。与此相符,中国党和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11月10日至13日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将会晤两位德国政府首脑:即将卸任的施罗德总理和下一届政府总理梅克尔女士。
胡锦涛英国行:忙签贸易订单,武禁问题暂缓
周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其欧洲三国行的首站伦敦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举行会晤,就两国经贸关系、世界安全以及气候变迁等议题进行磋商。英中双方签订了价值13亿美元的贸易协定。
解除武禁问题上不会有突破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开始其欧洲三国之行,第一站到达英国首都伦敦。周三,胡锦涛将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举行会谈,议题包括双边贸易,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人权问题,以及环境和气候保护等。英国女王还将设宴接待胡锦涛一行。
实质性突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各方代表已经纷纷抵达北京,准备就朝鲜核问题展开第五轮谈判。虽然在中国的斡旋之下,第五轮会谈终于如期进行,但是人们对于本轮会谈的前景却依然难以保持乐观态度。观察家普遍认为,由于朝美之间互不妥协,第五轮会谈出现实质性突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胡锦涛下周访德,对华武禁不是主要话题
胡锦涛欧洲之旅,“公关”政治经济界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周二开始他的欧洲之旅。周四开始的三天德国访问中,胡锦涛不但带来了价值数十亿的合同,也带来了对梅克尔新政府延续施罗德对华友好政策的期望。
拉美的中国热开始降温
一年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南美时,宣布中国将在巴西、阿根廷和智利投资建设价值数百亿美元的项目。仅在阿根廷,中国就准备投资二百亿美元。商报报道说,一年后,这些项目尚无踪影,但全南美却面临中国强大的出口攻势:
王万星重获自由,中国精神病院体制再遭质疑
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访问德国之际,被强制关押精神病院多年的中国著名政治犯王万星最近重获自由,在德国与他的家人团聚。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11月2日专门电话采访了王万星,13年的病院经历对他恍若一场荒诞长梦。
“中越关系情薄如纸”
离开朝鲜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周一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对邻国越南的访问。这是他就任以来首次访问越南。胡锦涛将与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越共领导人农德孟举行会晤,并于周二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说。就中国与越南目前的关系与发展,本台记者采访了德国亚洲学院越南问题专家维格尔教授。
解读中朝“兄弟友谊”
胡锦涛对朝鲜的三天“友好访问”引起了德语媒体的重视。日报认为,胡锦涛不以国家主席、而以党的首脑身份前往平壤并会见“亲爱领袖”金正日尤其引人注目。该报在评论中朝关系时写道:
金正日愿意重开六方谈判
尽管与美国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意见差异,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日还是向着中止核武计划的方向迈进了一步,接受了北京方面于11月8日重开六方会谈的建议。
中国是想避免新的朝鲜战争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周五开始了对朝鲜为期3天的访问。这是他2002年上台后首次访问朝鲜。中国外交部一位发言人表示,胡锦涛将就“确保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内容与朝鲜领导人进行讨论,中国希望在11月恢复朝核六方会谈。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到底能够对朝鲜施加多大的影响,他又愿意向朝鲜施加多大影响呢?
胡锦涛11月中旬访问德国
胡锦涛11月中旬访问德国
胡锦涛访朝-中国外交第四阶段更加鲜明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下周访问朝鲜,并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会晤。胡锦涛上台后,中国的外交已经进入了上世纪50年代来的第四个阶段,从防御转向了局部进攻。胡锦涛首次访问朝鲜不同于以前中国领导人的意识形态式访问,而是新阶段的一个宣言性动作。德国之声记者评述如下。
前一页面
第9 页,共1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