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仅是漂亮的词藻”
2010年12月9日《日报》发表题为"自由不仅是漂亮的词藻"评论(节选):
"像古巴或者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不参加颁奖仪式,倒是一种肯定,况且人们可以在拒绝出席仪式的国家名单上看出,哪些不愿意或不敢惹怒中国。不过,勇敢无畏的人权斗士以及言论自由的捍卫者也不可太过夸张。去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奥巴马总统,而他领导的国家却将人权标准设定在较低的水平。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是一个政党专制的国家,美国是宪法保障自由的国度。但维基解密公布秘密文件的事件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一旦涉及到在海外伸张国家利益,美国对人权问题的关注是多么可怜。"
"阿桑奇不是塔利班,美国不可以出动无人驾驶飞机让他变得缄默。于是乎,企业们便行动起来:受到银行操纵的信用卡公司封堵了维基解密的资金支付程序,虽然对其并没有展开司法调查,更没有法庭的判决作为依据。"
"这一国家同企业展开的针对维基揭秘的联合行动,不得不让人对适用于互联网和其他领域的自由概念重新思索:如果真的同强权者较量,都会受到危险,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也一样。而这恰恰是不应发生的现象。一项诺贝尔和平奖不会改变中国政府,但我们能够做到,阻止中国的习惯做法在我们这里扎根落户。"
《日报》采访中国知名艺术家艾未未(节选):
问:诺贝尔和平奖能够促进中国的人权事业吗?
答:奖项只发出了唯一的信号,它显示中国之外还存在哪些价值。对年轻一代而言,了解这些非常重要。它能够增强对普世价值的尊重。然而,中国从未就刘晓波是何许人也进行过讨论,了解情况的人自然很少。这是一种耻辱。这个奖项不会对中国的人权状况以及民主化进程做出任何贡献,因为对人权和民主的推动只能来自每日的实际生活。我指的是自由,关系到人们实际生活的自由,而不是某个宣言。
问:您怎么看刘晓波参与签署的《零八宪章》?
答:类似的宪章出自文化精英,一般而言,他们同老百姓每日为生存进行的斗争是脱节的。这便是《零八宪章》的问题。包括刘晓波在内起草这一宪章的人,主要是一些知识分子,老百姓每天发生的事情,这些人并没有真正地关注,比如不久前上海的火灾、2008年的四川地震,以及矿难等等。民主化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它们必须以直接的方式处理。对老百姓而言,重大的政治话题暂居次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此没有时间。
问:从外部看去,中国政府变得更为严厉了。这属实吗?
答:政府是更严厉了,但同时我们的自由空间也扩大了:一方面因为互联网,另一方面,人们对基本价值的理解也在增长。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今年很少有恐惧感。前不久我被软禁,可还是有800人应邀参加我在上海举行的"河蟹宴会"。人们并不站在政府一边,他们今天更具独立性,更少恐惧感。
《每日镜报》报摘:中国的朋友们抵制颁奖活动
"上周,北京临时取消了一项两国经济部长会谈的计划。挪威经济部长原计划同中方就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商讨最后的筹备细节。如果该协定成行,挪威便是第一个同中国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欧洲国家。"
"挪威的出口工业对冰期产生的经济后国深怀忧虑。不过,一份挪威电台对国内最大康采恩进行调查的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和平奖的授奖事宜还没有对两国贸易产生具体影响。挪威重要的产业支柱渔业今年向中国出口的三纹鱼比2009年甚至增长了55%。"
报摘:李鱼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