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鸿浩志”:白字笑话还是宣泄口?

乐然
2018年5月7日

“鸿鹄之志”念成“鸿浩之志”——如果不是出自北大校长之口,念个白字也许只会成为一个无关痛痒的笑话,而事后发表道歉信却招致更多批评,恐怕更是这位林校长始料未及的。中国的舆情这是怎么了?真的是揪住点儿“问题”就不放?

https://p.dw.com/p/2xJVj
China Lin Jianhua, Rektor der Universität Peking
北大校长林建华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Wu Bing

(德国之声中文网)"作为中国头牌大学的校长,在120周年校庆这样重要的庆典上将中学课文中的字念白字,这是绝对不应该的,肯定是一个笑话。本来念白字的情况太多了,并不没什么了不起,而且林校长又写了一封道歉信,本是不错的--我们知道有很多高官念完错字更正都不更正,更别说道歉了--所以说我看这个林校长主动道歉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他在道歉信中又发生了问题,说质疑这种科学精神不能推动历史前进,这就引起了更大的批评。"

前《冰点》杂志主编李大同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这样评论几天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鸿浩志"事件。

在5月4日北京大学校庆120周年纪念大会上,校长林建华在演讲中读错了几个字,其中之一就将"鹄"读成了"浩"。相关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刷爆微信、微博。从质疑林建华是否让秘书写稿子,自己事先根本没看过,到质疑其是否适合当北大校长以及中国的高校领导选拔机制,各种批评声应有尽有。不过也有人笑谈这不过是小题大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平时见过的读白字的官员多了去了,怎么就不能放过这位又非中文系出身的化学家一马?云南省长阮成发就曾将云南简称"滇"念成镇,将饮鸩(zhèn)止渴念成了饮(jiu)止渴,将云南的"抚仙湖"念成了"抚优湖",迄今也未见出面纠正,更不用说道歉。去年3月《解放日报》一篇文章就举出了一串官员读白字的例子。从"趋之若鹜"读成"趋之若鹰",到"熠熠生辉"读成"习习生辉",可谓五花八门。

有人于是将《人民日报》以前总结的容易读错的字搬出来,冠上"领导干部易读错的106个字"之标题供大家参考,也有人借此机会将北大历任校长的书法做成集锦,感叹今非昔比。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网上评论还是停留在狂欢式的笑讽层面。连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人大前校长类似"笑话"也被人翻了出来。

不过,5月5日,林建华在"北大未名"网上发表了一封道歉信后,本来已经开始平息的舆论又掀起新的高潮。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回避网络舆情,公开发表千字公开信道歉,这本来是应该被点赞的举动,为何又引起新的反对声浪?

有网民评论说,与其说这是一封道歉信,不如说是一封"抱怨书",其中传出的信号包括:一,文字水平差是当年想学没书读,要怪就怪那个时代。二,今后会努力,但还会出错。"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三,"焦虑和质疑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

不仅仅是念白字

China Peking Universität
北大精神何在?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G. Hui/Imaginechina

尤其是最后一点引起网民大量反弹,再次将林建华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人质疑道,林建华这样说是否想表达"你们还是别抓住两个'错字'不放之意。有人评论道,焦虑与质疑正是推动世界进步的本源,焦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科学界,也体现在企业界,居安思危,才能带企业走向伟大;质疑精神,更是培育创新人才所必需具备的一种素质。也有人说,林建华对质疑的认知问题比读错字更严重,更让人失望:120年前,是"独立、自由"的"北大精神"推动学生走上街头,表达对当局的质疑,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而120年后,北大校长却能说出"焦虑和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这样的话,是北大变了,还是整个社会的导向都变了?

李大同指出,"网上有人用大数据做了分析,在他(林建华)写了道歉信后批评的比率暴涨20%。这不是林校长一个人的事情,这是中国的大学精神在过去多少年里日渐萎缩、萎靡的表现。林校长本身是个化学家,文史弱一点其实可以理解。但现在大量重要的大学校长都直接由党政机关的人去当,完全成了世界级的笑话。这样下去中国教育是没有希望的。大家其实也不是对林校长表达多么大的不满,而是对整个中国的教育,对党化教育不满。于是就找了这么一个出气口。林校长不幸当了一次靶子,让民众的不满找到一个宣泄口而已。"

林建华读错字引起舆论哗然以及一场有关质疑精神的争论其实并不偶然。最近,北大教授沈阳被举报性侵女学生高岩导致其自杀以及北大学生岳昕等要求校方公开有关讯息而遭打压案持续发酵,让北大陷入舆论的漩涡。北大出现声援岳昕,斥责校方"你们究竟在怕什么?"的大海报,而岳昕和北大在大陆网站一度成为敏感词。有消息称,由于当心出现学潮性质的政治运动,北大校内展开全面维稳,严控舆论。

在北大校庆日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日到北大考察并与师生座谈。据新华社授权发布的讲话内容,习近平给"广大青年"提出的几点希望中就有一句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新华社5月7日还报道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诚然,如林建华所说,文字修炼并非一日之功,但最迟在"鸿浩志"事件后,中国各级干部、官员、校长们除了领会讲话精神外,单单为了今后引用时不出错,想必也会在正确的读音上多花一些功夫。而这一事件也表明,不论舆论怎么受到严控,中国的舆情总是能找到宣泄口,尽管暂时只能停留在宣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