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該實施「兩孩政策」?
2002年12月21日按照中國官方提供的數據,中國2001年年末總人口高達12.76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據國家計生委估計,如果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中國目前的人口還將多出3億人。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是否是一個成功的經驗呢?德國漢學家夏樂平教授不願輕易對此下結論,他說:
「在有關人口增長的討論中通常有兩種觀點。一是人越多越好。人越多,勞動力就越多,就可以更好地建設國家,消費市場也就更大,對經濟也更有利。比如毛澤東以及許多他那一代的人就是這麼看問題的。但是,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見,比如鄧小平和周恩來等人認為,人口增長意味著更多的人需要養活,需要消費,需要就業機會,學校和教育。誰又來負擔這一切呢?
細究一下,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兩種意見都並非完全有理。在70年代和80年代,中國的人口數量雖然非常大,人民的生活仍然有了改善,儘管幅度不盡人意。因此,這個問題很難簡單地用是或不是來回答。我只能說,就當前的條件看,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是明智的,否則,中國的狀況將不如現在。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生活水準的提高,減輕了就業負擔,但在另一方面,擺在人們面前的是養老問題。此外,該政策不受歡迎也導致國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長期以來一直引起國內外的爭議,美國等國家至今強烈譴責中國政府干涉家庭的權利,在推行該政策的過程中屢屢有侵犯人權的行為。
歐洲人對此看法不一。夏樂平教授認為,關鍵的問題並不是其它國家如何評價,而是中國必須面對國內的實情,找出一條有利於中國的未來和社會發展的路。在他看來,如何面對人口老齡化,解決養老問題是中國的人口政策不得不考慮的,也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據中國官方的預測,如果按照1.8%的自然增長率計算,到2050年,中國將有14.1億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將達4.39億人,佔總人口的31.15%。夏樂平教授分析道:
「中國的城市人口對計劃生育政策的異議並不大,但是,它在農村卻非常不受歡迎。因為,農民擔心自己養老沒有保障。中國沒有充足的社會保險體系替農民負擔養老金,因此,農民還是得靠自己的兒子。這一點,農民看得沒有錯。中國政府因此已經對農民作出了許多讓步。但是,我認為,實行「兩個孩子」的政策更好。中國現在面臨的是失業、生活供給這樣的人口問題,今後將面臨人口老齡化,無力支付養老金這樣的人口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是不可能的。中國人講中庸之道,我認為,「兩孩政策」正是一條中庸之道。」
在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推行過程中,國家允許特定的一些人有兩個孩子。現在的問題是,兩孩政策是否應當擴大範圍。自然,有些人會擔心,如今提倡生一個,不少中國人還想方設法生兩個,提倡生兩個,豈不是會生上三個?風險總是有的,但是,人們也看到,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國沒有採取中國那樣的強硬政策,出生率也出現回落。同時,據世界範圍的普遍經驗,人民生活得好,錢掙得更多,年輕女性有自己的職業,出生率也就自然會降低。
夏樂平教授因此也希望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在未來的日子裡不需要再實行現在這樣的強硬政策。那麼,如果中國的經濟保持高速發展,養老問題是否不用通過實行所謂中庸之道的「兩孩政策」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呢?夏樂平教授告誡道:
「涉及經濟這樣的領域,沒有任何人能百分之百地預測高經濟增長的勢頭能夠持續不變。為了中國自身的利益,中國人應當將養老問題的嚴重性估計得稍高一點,這是一個正在步步走來的問題。我認為,除了實行兩孩政策,中國沒有別的現實解決辦法。雖然中國的社會保險體系正處在建設之中,中國政府也非常聰明,看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它沒有辦法為解決社會保險體系所需的資金,沒有辦法將之在全中國的範圍內全面建立起來。社會保險只是侷限於城市,農村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能保證最低限度的養老金,因此,家庭必須承擔主要的擔子。如果中國政府先定下很高的退休金,那麼,今後將會象西歐國家一樣,面臨無法支付的問題,而削減退休金在政策上又很難得以實施。因此,中國人應當聰明一點,從一開始就將退休金限制在最低限度內。但是,這也同時意味著,家庭必須承擔主要的擔子,意味著家庭必須增加子女。」
據夏樂平教授估計,對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的評估還需要兩年的時間。一旦能夠衡量90年代中國出生率的發展趨勢,那麼,人們將對今後面臨的問題和風險有更為清晰的認識,也就能夠對是否應當放寬政策的問題作出決定。他說,中國人應當也完全有能力自己作決定,中國人嘗過計劃生育的苦,也嘗過計劃生育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