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该实施“两孩政策”?
2002年12月21日按照中国官方提供的数据,中国2001年年末总人口高达12.7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据国家计生委估计,如果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目前的人口还将多出3亿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呢?德国汉学家夏乐平教授不愿轻易对此下结论,他说:
“在有关人口增长的讨论中通常有两种观点。一是人越多越好。人越多,劳动力就越多,就可以更好地建设国家,消费市场也就更大,对经济也更有利。比如毛泽东以及许多他那一代的人就是这么看问题的。但是,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比如邓小平和周恩来等人认为,人口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人需要养活,需要消费,需要就业机会,学校和教育。谁又来负担这一切呢?
细究一下,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两种意见都并非完全有理。在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人口数量虽然非常大,人民的生活仍然有了改善,尽管幅度不尽人意。因此,这个问题很难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我只能说,就当前的条件看,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明智的,否则,中国的状况将不如现在。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减轻了就业负担,但在另一方面,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养老问题。此外,该政策不受欢迎也导致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长期以来一直引起国内外的争议,美国等国家至今强烈谴责中国政府干涉家庭的权利,在推行该政策的过程中屡屡有侵犯人权的行为。
欧洲人对此看法不一。夏乐平教授认为,关键的问题并不是其它国家如何评价,而是中国必须面对国内的实情,找出一条有利于中国的未来和社会发展的路。在他看来,如何面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是中国的人口政策不得不考虑的,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据中国官方的预测,如果按照1.8%的自然增长率计算,到2050年,中国将有14.1亿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4.39亿人,占总人口的31.15%。夏乐平教授分析道:
“中国的城市人口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异议并不大,但是,它在农村却非常不受欢迎。因为,农民担心自己养老没有保障。中国没有充足的社会保险体系替农民负担养老金,因此,农民还是得靠自己的儿子。这一点,农民看得没有错。中国政府因此已经对农民作出了许多让步。但是,我认为,实行“两个孩子”的政策更好。中国现在面临的是失业、生活供给这样的人口问题,今后将面临人口老龄化,无力支付养老金这样的人口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中国人讲中庸之道,我认为,“两孩政策”正是一条中庸之道。”
在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过程中,国家允许特定的一些人有两个孩子。现在的问题是,两孩政策是否应当扩大范围。自然,有些人会担心,如今提倡生一个,不少中国人还想方设法生两个,提倡生两个,岂不是会生上三个?风险总是有的,但是,人们也看到,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国没有采取中国那样的强硬政策,出生率也出现回落。同时,据世界范围的普遍经验,人民生活得好,钱挣得更多,年轻女性有自己的职业,出生率也就自然会降低。
夏乐平教授因此也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未来的日子里不需要再实行现在这样的强硬政策。那么,如果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养老问题是否不用通过实行所谓中庸之道的“两孩政策”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呢?夏乐平教授告诫道:
“涉及经济这样的领域,没有任何人能百分之百地预测高经济增长的势头能够持续不变。为了中国自身的利益,中国人应当将养老问题的严重性估计得稍高一点,这是一个正在步步走来的问题。我认为,除了实行两孩政策,中国没有别的现实解决办法。虽然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正处在建设之中,中国政府也非常聪明,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它没有办法为解决社会保险体系所需的资金,没有办法将之在全中国的范围内全面建立起来。社会保险只是局限于城市,农村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养老金,因此,家庭必须承担主要的担子。如果中国政府先定下很高的退休金,那么,今后将会象西欧国家一样,面临无法支付的问题,而削减退休金在政策上又很难得以实施。因此,中国人应当聪明一点,从一开始就将退休金限制在最低限度内。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家庭必须承担主要的担子,意味着家庭必须增加子女。”
据夏乐平教授估计,对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评估还需要两年的时间。一旦能够衡量90年代中国出生率的发展趋势,那么,人们将对今后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就能够对是否应当放宽政策的问题作出决定。他说,中国人应当也完全有能力自己作决定,中国人尝过计划生育的苦,也尝过计划生育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