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波蘭簽訂睦鄰友好條約20年
2011年6月17日20年前歐洲面臨重大改變,伴隨而來的還有希望和不安。波蘭那個時候面臨轉型期,突然間左右鄰舍不一樣了。西邊變成了強大而統一的德國,而東方還是蘇聯,對華沙而言,這是一個令人不舒服的情形。
德國承認奧得河-尼斯河作為和波蘭的邊界,以及兩國簽訂睦鄰友好條約,這兩件事讓波蘭喜出望外。年輕的波蘭歷史學者亞西庫洛夫斯基(Tytus Jaskulowski)說;"兩個長期敵對的國家簽訂這個條約,這使得波蘭在歐洲的地位鞏固下來。"。 亞西庫洛夫斯基是近日出版的一本口述傳記的作者之一,書中記載當年參加談判和最後簽訂合約的人對這段歷史的記憶。亞西庫洛夫斯基的結論是:"這個條約在德波歷史上寫下先例,只有愛麗舍條約可以和這個條約相提並論。" 愛麗舍條約就是1963年德國和法國簽下的雙邊友好條約。兩國合作以互信為基礎,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
展望未來的條約
敦親睦鄰需要雙方的努力。波蘭希望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才歷經統一的德國剛好有機會證明它的可信賴度。華沙在他走向西方聯盟時需要德國的協助,波昂則想為定居在波蘭的德國人爭取更多的權利。
歷經2年的談判過程,條約終於在1991年6月17日簽署。德國聯邦總理柯爾和波蘭總理別來茨基(Krzysztof Bielecki)在波昂簽下這個條約。條約包含38條內容,規範雙方未來在安全問題、政治、經濟、環保以及青少年交流等事宜。居住在波蘭的德國人得到所謂"少數民族"的地位,允許保留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波蘭想靠近歐洲的意圖得到支持。
睦鄰友好條約的簽訂使得雙方人民有機會進一步的相互瞭解。新的機構和基金會陸續成立。如今兩國間有650個姐妹城市,200萬年輕人通過這些機構有直接的認識和接觸。
擱置爭議 - 有時候不是壞事
"儘管這個條約現在看來沒什麼特別,但是其實走了很長的一段路。"。說這個話是馬佐維耶茨基(Tadeusz Mazowiecki),他是1989年後第一個非共產黨籍的波蘭總理。他強調:"這個條約是妥協的結果,雙方必須用許多的互信來參與。"
的確在許多問題上德國和波蘭意見相左。比如德國拒絕給予居住在德國的波蘭人少數民族的待遇,而且也拒絕給予賠償。亞西庫洛夫斯基認為:"重要的是,雙方終於理解到,必須擱置這些問題,如果不是乾脆跳過某些議題,就是得完全排除這些問題,不然就沒法達成結果。"最後大家同意,避開這些爭議,敦親睦鄰才真正能實現。20年之後證實,這種做法是正確的。
給歐洲立下榜樣
20年之後,這個睦鄰友好條約依然發揮作用。當時擔任德國外交部長的根舍(Hans-Dietrich Genscher)說:"他承襲了歷史的責任,展望共同的未來。"年輕的歷史學者如亞西庫洛夫斯基在這項睦鄰友好條約中也找到他的普世價值。他說:"這個德國波蘭睦鄰友好條約在整個歐洲都具有意義。""其基礎是鄰居間的互相幫助,這正是我們在歐洲目前急需要的,不管在東方還是在北非同樣需要。"
作者: Rosalia Romaniec 編譯:邱璧輝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