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24000人因飢餓死亡
2002年6月5日去年,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在一次演說中提到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他說,全球每天有24 000人因飢餓而死亡。由於飢餓,人體的抵抗能力降低,免疫系統功能減弱,身體於是特別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尤其兒童是飢餓最大的受害者。據「醫生無疆界」的報導,飢餓兒童患肺炎、腹瀉和瘧疾的比例最高,而這些病症又是最常見殺死兒童的魔王。
人們在電視屏幕上常常看到飢餓兒童的形象,他們骨瘦如柴,卻有一個鼓鼓的病態大肚子。「醫生無疆界」組織瑞士醫生尼爾勒說,造成飢餓兒童大肚子的原因有3個:一是他們最多只能吃到的碳水化合物如玉米、穀子之類是一些容易引起腹漲的食物;二是這些飢餓兒童腹中常常有寄生蟲;三是因為整個身體都瘦弱至極,那麼肚子稍大一點就非常明顯。
「醫生無疆界」組織認為,發生飢餓的最具體原因很少是干旱或洪水等自然災害,人為的因素比如戰爭、被迫遷徙抑或是地雷遍野阻礙農業發展等都是出現飢餓的淵源。
值得慶幸的是,一些政府已經意識到飢餓的嚴重性,通過對政策的制度和落實,在戰勝飢餓和貧困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在此值得一提的比如泰國。80年代初,許多調查報告顯示,泰國東北部大約70%的兒童營養不良。這些兒童體內缺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等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的物質。泰國政府於是啟動了一系列幫助窮人致富的計劃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參加這類項目的人非常踴躍。
政府不再修建堤壩,不再新建發電廠或其它工廠,而是幫助農民種植糧食作物、飼養家禽和魚類。這樣,不僅農民的食物結構有了新的保證,農民的收入和購買力也明顯提高。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說,「以上活動使當地農民的貧困程度有所減輕,不足體重的兒童也明顯減少。10年內,泰國境內幼兒營養不良最嚴重地區的狀況已得到根本改善」。90年代以來,泰國挨俄人口比例已從30%降低到21%。
單從純數字統計角度看,中國的發展最為明顯:在90年代,營養不良者降低了76%,挨俄人口比例從16%降低到9%。然而,從絕對數字看,中國挨俄人口除印度外仍然是全球最多的,目前,不能吃飽飯的中國人仍有1億1600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