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沙龍時代結束,中東前景如何?

2006年1月7日

以色列總理沙龍正在耶路撒冷的一家醫院中與死神作鬥爭。沙龍在中風之後多次腦出血。可以預見的是,沙龍時代已經結束。這對中東和平進程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https://p.dw.com/p/7lBp
沙龍政府的新聞發言人在醫院守候圖片來源: AP

2001年沙龍出任以色列總理以來,一直奉行「不在交火時談判」的政策。這意味著巴以和平進程的末日。他堅持讓巴勒斯坦方面首先停止所有的武裝行動,並中止了旨在解決雙方矛盾的談判。

在他上任前半年,沙龍的前任巴拉克與巴勒斯坦前總統阿拉法特在美國大衞營舉行的會談以失敗而告終。之後,阿克薩烈士旅開始了暴力反抗。但儘管暴力事件不斷,巴拉克仍然與巴勒斯坦方面進行談判。巴以雙方的談判代表的立場不斷接近。而沙龍在當選總理之後,中斷了與巴勒斯坦方面的談判,直到今天。

沙龍以中斷談判以及軍事行動來回答巴勒斯坦極端組織的武裝暴力。他將巴勒斯坦居民圍困起來,並使用武裝直升機、戰鬥機以及坦克衝擊巴勒斯坦境內。就連以色列最親密的盟友美國也認為這種做法不合適。

但是沙龍的職務改變了他的為人。幾年前他曾經說過,坐上了總理的位置,人們能夠看到平時看不到的東西。2003年,沙龍從加薩地帶撤離猶太人定居點以及軍隊駐點的想法已經成熟。但是這一做法的代價太高了,沙龍希望能夠通過這一讓步永遠保住約旦河西岸的定居點。從加薩撤軍也扯平巴以之間對立線,撤軍是單方面的,沒有事前徵求巴勒斯坦方面的意見,從而削弱了以阿巴斯為首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沙龍在之後幾年的想法是,將聖經中「以色列國家」,也就是地中海到約旦河之間的領土,與巴勒斯坦人共享,符合以色列的利益。劃分的辦法是看怎樣符合以色列的利益。也就是說,沙龍準備放棄個別的約旦河西岸定居點,保留大部分,而約旦河谷以及劃分約旦河西岸的東西走道,也就是所謂的安全區,將繼續被以色列控制,以構成該國東部的邊境。而對巴勒斯坦來說,這等同於強加於戰敗國的苛刻條件。

誠然,沙龍從加薩地帶撤軍實現了中東地區的一個轉折,對他本人來說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之後媒體將沙龍稱為國際和平大使,彷彿他已經變成了一個溫和的現實主義者,並將隨時解決巴以之間持續了數百年的矛盾——這一印象和現實有很大的差距。

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今後幾個月內克服了各自領導人更替的事宜之後,巴勒斯坦方面希望以色列的新總理能夠與巴方進行真正有內容的對話,並希望沙龍奉行的單邊主義早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