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多來自誤解,誤解多基於陌生
2004年10月8日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表示對某一事的贊賞,可以樹起大拇指。但不是每一個地區,每一種文化,都使用這種方式,像在阿薩拜疆,樹起大拇指,是表示對某一事物的厭惡與反感。如果與日本商人有關一份契約進行著談判,席間日本商人不斷客氣地說著「咳,咳!」,你千萬別當真,認為已大功告成,生意在望。豈不知,日本人在這種場合說「咳」, 只表示他在注意傾聽,你可以繼續說下去,僅此而已。
即便新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也經常令在那裡創業的德國企業家在勾通上出現閃失。有些看似小問題,但它們卻會對每日的日常工作產生影響,弄不好,還會有損於同當地人的合作。
在一個德波合資企業裡,會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理解上行為上的偏差,就責任感來說,德國人是對業務負責,而波蘭人則對個人負責。這中間的差別無庸贅言。德國人講求穩扎穩打,按部就班,波蘭人則更善於靈活應變,富於創新。
新近入盟的10個國家,各自的歷史背景都不相同,各自的傳統習慣也都迥異,同他們進行合作,必須逐一學習。在中東歐積累了長年實地經驗的德國企業可以證實以上結論。以波樂股份公司(Bohler AG)為例。這是一家為玻璃製造業提供工具和設備的生產廠家。該公司負責東歐投資事務的烏爾裡希女士總結道,東歐國家倒是都有一個共性,即個人情感、私人面子,常常比一個實際存在的問題更為重要。如果對那裡的人不瞭解,也不想去瞭解,那麼,你將一事無成。個人關係好的話,便可做到神通廣大。不要以為東歐沒有官僚主義,那裡的官僚主義事實上非常嚴重。一個企業在陌生地區開始創業的階段裡,首先要戰勝的攔路虎便是這道文化障礙。
為汽車製造業提供配件的博施 (Bosch)公司在全球15個國家開有分廠,其中包括波蘭、捷克和匈牙利。這家企業走著一條德國雇員和當地雇員雙向培訓的綜合性軌道,即注重當地企業裡,有足夠精通當地事務的當地雇員,其中包括專業人才和領導層人員。與此同時,博施在海外的公司都強調關鍵部門的領導人才以及人事經理,不由當地人擔當。
這樣的混合搭配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問題。博施有著豐富國際經驗的工作人員認為,一旦出現問題,第一要保持頭腦的冷靜。一般說來,產生的衝突中有80%至90%根源於誤解或誤會,而不是有意,更不是惡意。
如果不能到實地去親身經歷,在實戰中積累經驗,一些咨詢企業舉辦的文化訓練班可以作為實戰前的熱身。到目前來看,這種訓練班還沒有得到企業界的青睞。一般來說,人們不去過問它,直到出了問題,才開始想到它。也許企業界更需要引入些防患於未然的思路,未雨綢繆,對新環境、新文化做有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