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林视点:以施密特为榜样
2015年11月1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如果对一个死者也可以"给面子",那刚刚过世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则获得了十足的面子。尊重他人的面子、通过言辞举止给他人面子是中国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国政府在施密特去世后所安排的一系列措施,远远超出了"给面子"的范畴。周三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施密特进行了悼念,习近平、李克强的唁电占据了首要位置。随后,央视还播放了短片回顾施密特的生平,并将他尊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非同寻常的认同
这可非同寻常。《新闻联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中国的国内政治,而施密特的去世则获得了两位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唁电。这同时也是强调中德特殊友谊的良机。而且,习近平与李克强都不仅仅以职务身份,还以个人身份对施密特进行吊唁。
这里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全球范围内,施密特和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是和中国关联最为密切的外国政治人物。和基辛格一样,施密特的目标并不在于对中国指手画脚或者去当中国的导师,而是在于理解中国、并且去接纳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而比如在人权问题上,他的有些观点在西方引起争议,却很对中国政府的胃口。这其实也是他全方位和中国打交道的一个方面而已。
和中国全面接触
但这并不是施密特在中国受尊敬的最主要原因。德国现总理默克尔每次去中国,都会和异议人士见面,也时常会和中国方面谈及人权问题--就像两周前一样。尽管如此,默克尔依然是中国最为尊敬的欧洲现任领导人。中国人尊重施密特,是因为他和中国打交道时的全面性。在他撰写的许多书(大都也被译成了中文)中、在他出席的众多公众活动中,都总是涉及到中国。欧洲与中国一直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重大话题。
就像《环球时报》所写,施密特具备自己的"独到而深刻的立场与观点"。该报指出,1975年,他是首位到访中国并同毛泽东会晤的西德总理。在之后的40年间,施密特也多次到访中国,从而不断完善、刷新自己对中国的印象。大量照片都记载了他和中共多任总书记以及多任中国总理会晤的画面,这也显示了施密特是如何持续、深远地影响了德中关系。
如何处理施密特的中国遗产?
德国人应该仔细考虑如何将中国对施密特的纪念之情维持下去。而且,我们还应该努力让中国的青少年也能继续了解这位伟大的德国人。毋庸讳言,许多中国年轻人几乎没有听说过施密特的名字。在年轻人的社交网站上,施密特的去世根本没什么人关注。
习近平是在2014年最后一次拜访了施密特,他感谢施密特打开了德中合作的大门。对于今天的中国年轻人而言,中德紧密合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李克强2013年也在柏林和施密特见过面,他说,在当今中国的欧洲战略中,德国扮演了突出的角色,这其中也有施密特的贡献。而年轻一代却不再知道建立关系是多么的困难。
不断更新德中关系
德国的汽车、足球、兴许还有德国的环保标准代表了德国的形象。我们不能信誓旦旦地以为这一形象就此不会改变。施密特则代表了这样一种观点:和一个国家的关系必须不断地有所更新。即便施密特已经去世,但在这一方面,我们依然可以以他为榜样。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像榜样一样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