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跃在亚洲
2004年8月9日日前,新加坡经委会(EDB)主席张铭坚表示:“我们已经闯过了难关。”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而日本人则应该感谢他们的芳邻--中国,因为他似乎正处在迅猛发育的青春期,多少进口货物都难以缓解他的饥饿感。最新公布的企业信心指数(Tankan)表明,在顶级大牌公司中,乐观情绪正节节高涨。
无论是马自达汽车、松下电器,抑或其它大型国际集团,在美国、中国地区的销售额正呈现出上升趋势。超薄屏幕、家庭轿车等奢侈商品的市场行情又开始看好,与此同时,日本的本土消费也告别了低靡期。即便是一向出语谨慎的日本银行分析家,也破格使用“强劲”一词来预测未来发展走势。
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亚洲地区正以无比猛劲的势头雄风再起。曾几何时,亚太地区被经济学家视为希望之星,并被赋予小龙、小虎的美誉。但是,这一光彩夺目的肥皂泡首先在日本破灭了。1997至1998年间,亚洲门槛国家,如泰国、台湾、韩国、印尼等国也爆发了金融危机,为亚太热潮泼了冷水。痛定思痛,几年以来,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努力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并逐渐开始收效。据亚洲发展银行的预计,本年度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8%,其中,中国、泰国、印度和日本的发展速度更是将美国甩在后面。
泰国经济专家、曼谷财政政策研究所所长Kanit Sangsubhan指出,旧的经济纪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欧、日不再称霸一方,未来属于东南亚小虎。一段时期以来,将中国纳入工业八国之列的呼声渐起,即便是在国际金融界举足轻重的国际结算银行(BIZ),也无法轻视中国的作用,并将之视为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经济增长发动机。
德国也从亚洲的兴起中受益。第一季度,德国地区的出口增幅达到17%,这与来自中国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即使是在当年经济危机最严重的国家--印尼,进口货运量也上涨了35%,表明当地经济已逐渐恢复了元气。
许多德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亚洲的潜力所在,对于西门子、大众、英飞凌、蒂森克虏伯、拜耳这些著名的商家集团来说,中国的吸引力绝不仅仅在于廉价的劳动力,活力四射的内陆市场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
但是,亚洲的腾飞也为德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阴影。印度源源不断地向各地输送劳务;日本、韩国的高科技产品令人耳目一新;中国正在成为无比巨大的加工厂。
机遇总是与风险紧密相联。中国既要试图控制住狂飚的快车,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又要至少保持7%的增长率,不危及就业者的饭碗。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声称,中国的行政干预措施将降低世界0.5%、亚洲1%的经济涨幅。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分析人士表示乐观。“只有在政府大幅提高利率、速冻能源危机的情况下,才会对亚洲造成压力。”唯有如此,亚洲经济ABC才有新解:“All but confident”。